时间: 2021-08-03 10:29:37 人气: 13 评论: 0
吃饭,有美食外卖类APP;看病,下一个医疗健康类APP;回家,有打车类APP……
这是个全民APP的时代。
可是很少有人**想到到,或者已经想到却忽视了过去:在下载注册各式各样的软件的时候,我们的信息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传播了出去。
据媒体报道,武汉警方捣毁了一个特大信息贩卖团伙,其中涉嫌被倒卖的业主信息达100多万条,几乎每条个人信息都涵盖了个人姓名、电话、身份证号、住址及房屋面积等隐私。笔者做APP也有几年,可以很明确的说:你在APP中的一切行为都有迹可循,你的个人信息、家庭住址、聊天记录都能从后台调出,你说的一句脏话,你下载的一个毛**,也都**被一一记录在案。
最简单的信息泄露,是因为某些必要性,就像淘宝快递必须要有手机号、家庭或单位地址,我们或许**“心甘情愿”泄露自己的情况,还有一种,是无意识的信息泄露,以办公效率类APP盯盯工作为例,开发人员可以看到用户每天发布的工作任务以及相互之间的对话,类似此类APP,只要开发及相关人员谨守道德底线,泄密情况并不严重。
实际上,近来网络上疯传的手机**被曝窃取用户隐私已经把这种弊端暴露了出来:,在** Wi-Fi设置下,手机**可自动获取你的Wi-Fi账号密码信息并上传到云端进行“共享”。看,在网络世界里,信息的泄露就是这么简单。
一口唾沫一个钉,一个脚印一个坑,只要走过,处处都是痕迹,人肉,这就是大数据的恐怖与魅力。
关于APP信息泄露,大体有下面几种情况:
快递单泄露信息
从一张快递单上留下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地址、电话等,到身份证、银行卡信息、购买信息等,粗心的人收到快递可能直接将快递单连同外包装一起扔掉,你的信息极有可能就是这样泄露的,正确的方法是在扔之前,先用记号笔将个人信息涂抹掉。
注册时信息泄露
APP刚流行的时候,我们可能警惕过一段时间,不用手机号注册、不使用真实姓名、不绑定银行卡等等,不过后来随着各类APP的轰炸以及使用习惯的养成,我们渐渐忽视了这个问题,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些低端APP,利用“注册送红包”、“一元洗车”等噱头吸引用户,收集用户的姓名、电话、住址等信息并进行贩卖,所以,一定不要为了贪小便宜而下载注册APP。
绑定相关信息
绑定时一定要慎重。绑定银行卡是最常见的绑定方式之一,目前银行卡几乎以裸奔的形式在支付市场逡巡,只需要输入银行卡号、卡主姓名与证件号、手机号,即可开通并进行支付;网络技术对于通过软件获得这类信息已经没有任何障碍,我们所能依靠的只有企业的职业道德,而且信息全部都保存在软件之中,一旦手机遗失,信用卡信息外泄的风险甚至比钱包丢失的风险更大。
使用同一个密码,数据“撞库”
大多人估计都有在不同平台使用同一个账号、密码注册这样的情况,然而把所有账号密码设成同一个十分危险,例如我在注册百度、微信、微博的时候,使用的密码都是123456,注册淘宝的时候密码同样使用了123456,当百度、微信、微博的数据被黑客窃取后,**把信息放到黑客的“社工库”中,然后通过数据匹配,发现我的常用密码是123456,再用123456这个密码去登录我的淘宝,就能顺利登录,这也是为什么不能使用相同密码的原因。
免费Wi-Fi
这个估计大家都知道,就不赘述了。
总之,规避APP信息泄露最重要的是谨慎啊谨慎。
本文由 @大可LD(微信公众号:dingdingguanli) 原创投稿,并经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编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