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对社区金融已趋冷,社区O2O:无信任不金融


时间: 2021-08-03 10:32:11 人气: 4 评论: 0

社区O2O热度依旧不减,此起彼伏的口号声,已让**家吐槽的节奏有些跟不上了。这不,前几天竟然有“XX物业”公司跟潮的更名为“XX到家”,为的就是与社区O2O接轨,其背后更深层的目的暂时就不揭穿了。今天,我还是先聊下社区金融吧,前些日子看到有人说某物业靠收物业费做成了P2P平台,瞬间尿了。

民生、平安、交行、光大等积极推进社区金融?

在吐槽某物业公司靠收物业做成了P2P之前,我们还是先聊聊社区金融吧。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肯定更多。社区金融在世界范围并不是什么新鲜物,在美国已经是相对成熟的金融体系了,而在中国社区金融的发展连初级都算不上,最多只是萌芽期。中美社**结构不同导致金融产业结构不同的宏观问题我们就不讨论了,还是节约时间,直接进入正题,先来看我国的社区金融问题吧。

中国的“社区金融”近两年逐步走热,主要是因银行业开始关注“社区银行”的业务拓展。国内社区银行最早由2010年开始萌芽,到2013年中的时候迅速成为兴业、民生等商业银行的重点关注阵地,董文标更是在当时提出3年内全国范围开出1万家社区银行的目标。可到了2013年底,中国银监**办公厅下发《关于中小商业银行设立社区支行、小微支行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277号文)之后,持牌经验问题限制住了民生的步伐。

然而很快剧情又发了扭转,进入2014年后,互联网金融和社区O2O两大概念不断受到追捧,这又坚定了各大银行尝试社区银行的决心。目前来看,民生、平安表现的最为积极,此外光大、兴业、交行,以及一些地方城商行等银行也有尝试,但此前受关注度最高的还是民生,近期平安也开始加大这社区银行方面的投入力度了。

银行业对社区金融已降温,扩张受牌照限制,居民缺乏热情

银行布局社区银行遇瓶颈不难理解。

第一,在现有的银行体系之下,公民基本都有了固定使用的银行,换行门槛比较高;

第二,一些公民的工资卡、福利卡、市民卡等与银行有合作关系,转行换卡受到制约;

第三,银行选址建社区银行时偏重中高端社区,但中高端设区的居民投资理财已相对稳定,社区银行缺乏吸引力;

第四,受牌照限制,驻人型社区银行需必须持牌,牌照发放速度慢;

第五,自助网点型社区银行无需牌照,但缺乏吸储、销售的能力;

第六,受互联网金融冲击,线下理财的作用被弱化,社区银行的运营成本相对较高。

其中,牌照问题极大的限制了各大银行布局社区银行的推进速度。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布局至今,平安银行已经建成此类网点283家,其中只有239家拿到营业牌照;而民生银行号称目前投入运营的社区支行及自助服务网点已**过5000家,但实际上更多的是自助服务网点,例如其在深圳已建成持牌社区支行20家,而开设的全功能自助服务网点却有近200家。

扩张速度受限就形成不了规模效应,自助服务网点再多也无法带来实质的金融创业营收,如此环境之下的社区金融也开始让不少银行感到失望。之前因社区O2O的文章与某行的地方高层聊了几句,他表示如今各银行对社区金融已有所降温。此外,很多人反映,民生已开始调整社区网点的布局,很多地方原有的社区布点正陆续退出。

银行也想成为社区O2O参与者之一?别怕!他们运营不行

实际上,在社区金融之外,银行也有做社区O2O方面的打算,“社区一卡通”正是银行欲涉足社区O2O的主要形式。一般的合作形式是,银行给社区免费更换门禁、车禁等,以此来保证银行卡本身的使用频率,进而拉近与居民的距离,带动吸收存款,金融服务等。此外,一卡通**与APP结合使用,一卡通主要起到物理效用,而APP中**整合一些周边商家和电商资源,通过提供更多的消费场景提高一卡通的实用性。

一切看上去都很合乎情理,社区一卡通的构思也是非常常见的社区O2O切入形式,银行具备完善的支付技术,这么做很理所当然,但遗憾的是银行方面并不能把招商运营部分做好,就算银行公信力可降低与周围商家的谈判门槛,可招商之后的运营才是社区O2O的难处所在,这个方面的工作银行显然是做不好的。

所以,对于社区O2O创业者而言,不必担心银行过来抢生意,他们是做不好的,反过来,我听说好几个有关系的项目都得到了地方银行的关注,甚至去年有一家打算专门为民生银行服务的团队来我这里交流社区O2O。银行关注更多的是支付、吸储、理财、金融等业务,至于社区O2O的其他零售、服务等并不是他们真正想做的。

对了,还有一点,银行还有一些做社区O2O的基础手段,就是水电煤、物业费、电话费等等便民缴费服务,而这一块的业务基本上已被支付宝钱包和微信支付瓜分了,银行可以做,但竞争力不强。而且,除了支付宝钱包和微信支付之外,便民支付根本没有什么准入门卡,很多支付机构都可以做,银行想以这个作为突破口也没有什么竞争力。

其实,银行想在社区做的这些事情已基本都被瓜分掉了,他们最想做的社区金融,也在互联网金融之下显得没什么竞争力了。在社区O2O这个市场,最难的部分不是怎么做战略、画大饼,而是落地执行的能力,很显然银行并不具备这种能力。

某上市物业依靠物业费做P2P赚钱了?别胡扯,业内人**笑

前些天,有人说某上市物业依靠收物业费做P2P平台而赚到钱了,但具体怎么赚的,如何实现的并没有介绍,只是画了个框框,忽悠了不少不明所以的读者。还是别这样了,这么说业内人**笑的。首先我不否定物业有做社区金融的潜力,而且还支持一些物业去做尝试,但依靠物业费来做社区金融就有点胡扯了。

虽然现在做一个P2P网站并不难,但哪家P2P敢号称自己盈利了?拿物业费来做P2P更是忽悠人,首先物业费是怎么收取的得清楚,不同的社区收费形式有所差异。有预收的、有后收的,有按月收的、也有按季度、半年、一年收的,物业收到的物业费实际上就属于物业的资金了,难道物业还把每笔费用挨家挨户的缴纳情况记录下来,然后再去为每户人家购买P2P产品么?

显然有些无厘头了,不说技术上能不能实现这么精细化的操作,最基本的是物业收来的物业费是要给员工开支的,是要维护社区基础环境建设的,物业把这笔钱投入到了P2P?那支出的钱哪里出?P2P又不是随时可取的。另外,物业费能有多少钱?一个小区一年几百万已经很多了,少的就百十来万,要是自建的P2P平台,那得有多少个小区才能撑起这个平台?

再说,以物业为主体来做P2P?要是哪天惹的住户不开心了,直接报警告你非法集资,看看你物业受不受得起,物业现在敢这么做社区金融?

无信任不金融,互联网降低了金融准入门槛,但信任门槛永远在那里

物业来做社区金融肯定不是做P2P平台,风险太大,也不是靠收来那点少的可怜又有极强流出性的物业费。物业要做社区金融,必须要打动住户,让用户产生信任感,甚至形成依赖,最后愿意将手上的闲散资金交出来让物业帮忙理财。但如何实现这个信任问题就没那么简单了,尤其是很多地方的物业与住户的对立情绪,物业来做社区金融一般还是别想了。

相对而言,一些大物业所服务的中高端楼**有做社区金融的基础条件。一来物业本身的服务质量好,综合实力强有运营金融业务的能力;二来这类楼**的住户具备很强的理财潜力,越有档次的楼**按揭还贷的住户群体越小。不过,也不尽然,社区环境比较复杂,高端住户的理财方式可能更用不上物业来管了。

整体来看,物业的所服务住户基础还是有做社区金融的潜质的,至少在金融业务创新对接上不用愁,银行很愿意为物业提供这方面的帮助,物业只需要挖掘住户的理财需求即可。此外,在如今的互联网金融大风之下,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降低了很多,就算银行不感兴趣,也**有非常多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有想法的。

社区金融的发展基础,是建立在“信任”之上,信任的门槛永远摆在那里,物业只有通过服务的方式取得住户信任,才有机**开展社区金融。至于该如何获取住户的信任,这里就不多说了,因为有很多项目已在做这方面的尝试,暂时不便公开多说。

社区金融很美好,但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

你可以看到很多有关社区O2O的项目都**将社区金融列入其中,但社区金融哪有那么容易,具备支付通路和金融实力的银行都做不来,其他连金融基础都没有的团队还想做社区金融?也就只能想想了。

有不少创业者已开始反思社区O2O这条路对不对,抱怨怎么那么不好做。因为好做的事早都被人做了,而且他们做的时候也是难事,BAT的起步也都很艰难,抱着“一定成功”的心思来做社区O2O死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这么复杂的环境中,**遇到很多不确定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往往只有在实际做的时候才能发现,基本上等发现的时候已经近乎“致命”了。社区O2O这条路注定艰难,想做没做的,可以趁早考虑趁早退出了。

#专栏作家#

王利阳,微信公众号:科技不吐不快(tucaokeji),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做过电商,搞过营销、擅于分析、喜欢研究、创业途中,社区服务O2O领域专业人士,关注电商O2O、SNS、移动互联网、电视视频、智能硬件、移动医疗等科技领域。

转载请保留上述作者信息并附带本文链接

---蛙鱼源码WAYUYM.COM---专业提供网站模板,网站源码下载,教程培训,程序插件,网站素材等建站资源,主要收集各类精品源码资源,包含CMS程序模板、网站源码、游戏源码、APP源码等 ,所有资源都没有水印适合搬运,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优秀的建站资源共享学习平台!

专业厂家,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自动化生产技术先进,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价格合理,https://www.69shenlan.com/,具有质量保证,生产及时,交货快捷的特点。 我们的宗旨:做我们擅长的事,希望用我们的创意和创意为客户实现战略定位,塑造品牌,强化形象!
我们的要求:坚持“优质产品、优质服务、优惠价格、快速交货”的经营方针,努力开拓市场,真诚为客户服务! 我们的发展:以独特的专业和专业精神,https://www.69shenlan.com/1:1--

互联网金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