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03 10:44:18 人气: 17 评论: 0
小编导读:BAT(百度、阿里、**)三巨头的跨界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上限,更没有什么底限。一面各自抄向彼此的后院,染指对方的核心业务,又一起攻入金融业。用貌合神离把人搞的价值观紊乱了。
遇鬼杀鬼的**一次又一次的把侯宝林老先生“关公战秦琼”的段子照进现实,以他那并不魁梧的身材在年轻人心中梳理起了伟岸的形象。
遇鬼收鬼的**,造出了让一代人离不开的产品,但表示自己看不懂年轻人了,对“阅后即焚”这玩意儿为啥能火很不理解。
遇鬼吃鬼的李彦宏,保持着少吃多餐的性格,要吃就吃得干净。百度家族的产品十分丰富,但都笼罩在蓝色熊掌之下。
另一队“冤家”**和周鸿炜,在鲜花与鸡蛋中保持着笃定,这一份心性就值得佩服。
每一家成功的公司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但每一家公司又都各不相同。即便同是做金融,BAT也不尽相同。在不同的变量背后,也有相通之处。
其一,BAT并不比更早露头的“三剑客”(网易、新浪、搜狐)晚,但都没有盲目跟风,在没有明确盈利模式的黑暗年代,都能把投资人靠跑了。互联网不缺少抄袭,也不缺少创新。能坚持把当下的一摊事做到60分以上就不多了,做到80分以上的,就有成果了。
其二,现在BAT除了染指其他行业,纷纷在移动领域革自己的命。柯达、诺基亚等等一个个巨头的陨落,昭示着自己不对自己狠,就等着别人来动手。
其三,互联网产品似乎与品牌是平行的关系,没有什么交集。而始稷以为,以品牌的角度来看,BAT恰恰就是品牌。
按“河洛品牌烙印法”,简要来说:
百度的品牌烙印是一个“找”字;
阿里的品牌烙印是一个“买”字;
**的品牌烙印是一个“聊”字。
从PC到无线,这个烙印是无边界无底线竞争格局的壁垒,同时,也是自己跨界产品挥之不去的屏障。不只阻隔别人,也能拦住自己,显然比植物大战僵尸里的加固土豆更坚实。把这三点连起来,就是始稷想说的。只笃定与融通,都是残缺的真理。
“找”、“买”、“聊”,是搜索、电商、社交的共享标签,是产品品类的占位,但这些标签也不是直接从消费者脑子里长出来的,不是和互联网与生俱来的,也同样是挖掘出来的。
如果可以借用舆论,用一条流行的时间线来划分BAT,那似乎应该是百度代表过去、阿里代表现在、**代表未来。因为李彦宏领导的百度似乎已经成为过去了,在移动领域除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而阿里在**的光环下,撬开了国内最拽的金融业,银行都允许破产了。小马哥的微信最被看好,被推崇为未来领袖。
始稷在与品牌营销业内的人交流时,大多对百度子产品布局保有诟病。因为全都是在百度的光环下,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百度地图、百度影音、百度文库等等等等。反过来想,也正是这样才成就了百度的搜索霸主地位,“有问题,找百度”。倘若做搜索从配角开始到现在成为必经的主口,不去通过半独立的子产品自我更新,那恐怕也早被细分了。垂直搜索也早就在360之前占了风头了。
成功的模式有很多种,玩大也有很多的玩法,这么看来,百度没有子产品,而是自我提升或者说是自我保护的坚持,才能保持与这个“找”字烙印的对等不被掠夺。
阿里与百度截然不同。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为了C2C与B2C加以区隔,又大张旗鼓的把淘宝商城改为天猫。仅仅在这一点上,阿里就与百度表现出迥异的策略,但从品牌烙印的角度来讲,两者又是一样的。阿里从平台到支付(支付宝)、IM(旺旺)、比价(一淘)、物流(菜鸟)等等,所有成型的主线也全部是围绕这一个“买”字,和百度的“找”字占位各个类型的做法不同,阿里的“买”字是占位各个过程。至此,只是淘宝和天猫是一般消费者至今也分辨不清的,所以天猫今天也未能独立。
**则又是不同,**的成功到微信的火爆,都是一个“聊”字。微信与之前出来的产品,产品细节上确实有独到的地方,但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关系可以直接倒到微信上来,和天猫借淘宝流量是一个道理。**最大的资产就在这个“聊”字上。只要小学生还在用**和同学聊天,那小企鹅就倒不了。
**搜搜、百度有啊,**拍拍,**商城、来往,这些BAT原生的产品,都是下狠手的产品。除了来往,百度和**的子产品都顶着母品牌帽子,去抢别人的烙印并不容易。若只讲流量,百度和**带流量的能力都是满级的。所以说这个烙印,一方面是长时间的外部市场认知,另一方面是内部形成的结构问题。反向讲,搜搜独立运作、易讯深度合作,现在都不错。因为内部独立比外部独立还重要。
其他搜索、电商、社交要夺走BAT的烙印,经历了复制、细分、霸王硬上弓三个过程,而更重要的应该是在其痛点上搞差异化,深化他们烙印。譬如京东,尽管早已开放POP,但今年双十一,早期定位的形成的3C及家电类目,仍旧占到了整体销量69%的比例,可见这个定位的重要性。并且以早年自建物流的差异化攻击天猫的痛点,这一优势越来越明显。
另一梯队的小米和360,小米是用一个“值”字支撑起全民参的“热”,若没有这个字,其他就不**成立。360用“免费”掠夺“安全”这个词,才能使其长期在舆论刀锋上行走。
挖掘未有的、占位已有了、掠夺已成的、分化巨头的、变易同类的。找到你的“关键字词”,与其划上等号,就是“河洛品牌烙印法”的强势品牌烙印。
这一个关键字或词,就是最难的地方。因为没有对与错,也没有非它不可。
譬如迅雷,迅雷的烙印是什么?当下来看,是一个“快”字。迅雷不及掩耳的快,下载快、看**快(内网)。但换一个思维,迅雷作为通道,完全可以用迅雷看看播放器把快播的活干了,就是另外一个字了。所以这个关键字并无绝对,是内因与外力共同完成的。
在如此无节操的竞争环境中,打造你的烙印,比谄媚消费者(用户)、和巨头沾亲带故都靠谱。
本文作者:@始稷 来自:快鲤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