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段子对PC时代来说,是很符合实际的。早上10点之前把网页更新完,然后上厕所……不过,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一开始的段子恐怕应该要变一变:有位同行要结婚,早上四点多起床,在八点前先把网页上所有的文章更新完毕,然后边发微博边开始化妆换嫁妆,这一天,除了交换戒指的时候,手机就没离开过手。这个段子也能说明两个道理,一是移动互联网潮流下,网络媒体的运作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二是,媒体人快忙死了,一定没时间出轨!
新闻的媒介经历了报纸、广播、电视、PC,走到了现在的手机上,对于媒体来说,更迭的周期越来越短,但有一点始终不变,就是自己的文章有人读,说到底,其实就是勾引读者。
那么该如何勾引读者?本周的**媒体高峰论坛,用了一下午的时间讨论了这个问题。勾引读者,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读者的喜好。先来看看移动互联网时代,读者的特点:
第一, 注意力碎**化。在PC时代,用户阅读的高峰有三个,一个是上午9点到11点,一个是下午3点到5点,还有晚上9点到11点。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因为手机的便携性,用户阅读非常分散,几乎可以遍布各个时间和地点。
此外,用户在使用媒体场景时往往是多种场景并行,看电视的时候,手机也不离手。数据显示,用户注意力的转移,只需要15秒。这就意味着,媒体需要在15秒内吸引用户。
第二, 渠道的社交化。**网总编辑陈菊红透露,有近两亿用户并不下载新闻客户端,而是只看每天微信上推送的新闻。此外,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相当一部分用户,是通过追随朋友的分享了解新闻。社交网络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
第三, 深度互动的需求。用户所需要的,除了快速动态、现场画面以及完整的视角之外,还需要信息多元、深度的解读和意见表达。对于媒体来说,新闻除了“要快”之外,还需要在基于大量事实的基础上,提供新的事实发现和关联性。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彭兰看来,一个好的组合可能不亚于原创,这个组合不仅包括内容的汇聚,也包括内容的提纯和精选。
在这样三个趋势之下,媒体的出路在哪里?
最重要的是生产高质量内容,整合渠道运营。内容决定了对读者的吸引力,传播决定了好文章能不能被更多的人看到。因此,媒体不能仅限于一个渠道,包括要多个渠道均有所涉及,包括社交网络。
其次,媒体生产内容的单位要从以前的大机构生产向更小的机构生产迈进。用户产生内容也就愈发重要。波士顿的爆炸事件,最早的画面是用户用手机拍下来的。这种被动地个性化,既能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又可以充分利用社交媒体渠道,达到传播效果。以避免智能推荐使得用户的阅读场景变得狭隘。
第三, 媒体机制和体制要做到真正的革新,适应移动互联网的潮流,才能真正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迎来媒体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