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03 10:59:55 人气: 17 评论: 0
【摘要】“圈子”正围绕社**化媒体平台重构。你有没有发现,自己的现实社**圈子已经弱化了?线上圈子常态化、活跃度极高,而线下的现实圈子关系逐渐弱化(或转移到线上),是很多生活在网络时代的人的切身感受。而其中最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人们对于社**化媒体的使用程度。
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介渠道单一,由于受到信息传播范围和速度的限制,圈子基本**维持一种稳定的状态。比如圈子的类型主要包括“内层圈子”和“外层圈子”(社**资源圈子)。“内层圈子”主要指“家庭圈子”和“挚友圈子”,“外层圈子”主要包括时常碰面的“泛泛之交”以及可能接触到的“陌生人”。并且,这种传统现实圈子的范围十分有限,据人类学家罗宾•邓巴的研究计算,我们的社交关系的上限平均在150人左右。
如今,媒介的更替已经让圈子发生了很大变化。当下社**化媒体环境下,圈子已经重新分配,并且重新组合。
一、原有现实社**圈子(强关系连接的外层圈子)不断分化,关系弱化
原属于不同圈子的个体分化到不同平台上,并在各平台上重新融入或建立新的圈子。这**导致原有的现实社**圈子中个体关系的弱化。据我对90后大学生在社**化媒体环境下的媒介接触和发表意见情况的实证调查研究显示,由于人们对社**化媒体平台的依赖,使得线下实际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都大大减少,原有的现实关系弱化和疏远。反之,人们投入更多的时间在社交平台上与新圈子关系的维护上。
对于“有了微博和微信等这些社**化媒体平台后,原来的圈子都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个问题,在一个新的研究项目中我重新访谈了90后大学生。天津农业大学的90后大一学生张同学在访谈中表示,以往现实中关系很好的朋友,自从用了微信或者微博联系,现实中的交流就大大减少了,而她们在这些平台上虽然**经常发布个人信息,但这样的“交流”让她们觉得十分别扭,实际的联系也变少了。
并且,以往也有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在单位时间内要联络的人的数量和与每个人沟通的时间成反比,就是说单位时间内若想与许多人沟通,我们与每个人沟通的时间就必然很少,而朋友情谊的加深是与沟通时间成正比的,没有足够的沟通时间,也就难以保证交往质量。
根据ComScore的统计,数据显示社交网络当前是全球最流行的网络活动。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了一种全球现象。对许多人而言,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了他们整个网络体验的中心。他们提出的需求,让所有拥有内容战略的组织开始承诺更新思考他们应当创造什么样的内容,在何时创造内容,在哪里创在内容,以及怎么样创造内容。2011年10月份,全球约有12亿用户访问了社交网站,占据了全球网民总数的82%。最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网民平均在互联网上花费5分钟,就有近1分钟花费在了社交网络当中。
而根据CNNIC《2013年第3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即时通信网民规模达4.97亿,比2012年底增长了2931万,在各应用中增长规模第一;使用率为84.2%,较2012年底增加了1.3个百分点,使用率保持第一且持续攀升,尤其以手机端的发展更为迅速。手机即时通信网民规模为3.97亿,较2012年底增长了4520万,使用率为85.7%,网民规模增长率和使用率均**过即时通信整体水平。手机即时通信产品已不只是单纯的聊天工具,而发展成为手机综合平台,融入了交流沟通、信息获取、商务交易、网络娱乐等各类互联网服务。
这说明,人们在社**化媒体平台上的沟通和交流时间越来越多,而在现实生活中关系的沟通时间上越来越少。现实社**圈子的分化和关系的弱化似乎已经成为事实。
二、基于社**化媒体平台的圈子不断重新聚拢(强关系和弱关系的互相转化)
1、 微博基于虚拟关系组合线上圈子——功利目的减少,线上圈子可转化为现实圈子
(弱关系可能转化为强关系)
微博这样的社**化媒体平台以兴趣、标签、功能等组合起线上圈子,并且这些圈子又可能重新转化为现实圈子。这些圈子都属于弱关系连接,对个体的约束力有限,不过多涉及利益关系,更多凭“共同点”维系。
比如,新浪微博“周围的微博”功能,可根据周边人的信息动态将附近的人连接起来,进而可能组合新的圈子。张同学说,她在微博上就参与了不同的圈子,这些圈子有些是基于兴趣的,有些就是因为“周围的微博”而认识的,之后便慢慢熟悉起来。并且,她线上圈子的人偶尔**一起在线下聚**,因为大家在线上因为有共同的语言而建立起一种信任,所以线下见面时并不**觉得尴尬,反而**很亲切和自然。她说,这样的线上圈子在某种程度上**顺利转化为现实中的圈子。
Howard Rheingold在其著作《虚拟社群》中指出: 虚拟社群以参与者的认同、共同利益和价值、需求为核心,虚拟社群发展的力量来源于参与者的不断创造,这种社群关系不但可以使网络中的参与者彼此帮助,还可以延伸至线下,影响并作用于真实社**,成为社**文化和政治变革的积累。
CNNIC《2013年第3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微博网民规模为3.31亿,较2012年底增长了2216万,增长7.2%。网民中微博使用率达到了56.0%,较上年底增加了1.3个百分点。目前微博已经成为网民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微博从满足人们弱关系的社交需求上逐渐演变成为大众化的舆论平台,越来越多机构及公众人物都通过微博来发布或传播信息。微博集娱乐、休闲、社交、营销于一身,满足了人们在碎**化时间里弱关系低强度的上网沟通需求,吸引了大批重度用户。但目前各种网络应用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分流了部分微博流量。
2、微信基于真实关系重新聚集原有现实圈子,并依靠原有真实圈子的关系,再扩大关系网,衍生出新的圈子。
(强关系衍生出更多弱关系)
由于微信是基于熟人关系(强关系)的社**化媒体平台,因此它可以迅速将原来现实社**中的圈子拉到微信上来。同时,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圈子,并且又有所交叉,因此可使个人原有的关系网向不同圈子渗透和扩展,新认识的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快速加强。并且新人圈子也可以快速聚拢,并不断得到强化。原因是,平台的真实关系属性,可使得个人心理有安全感,他们**更放心大胆的认识新的关系并成为朋友。但由于这种新的关系仍以平台维系,如果不能转化成实际的线下交流,这种新关系和圈子仍是弱连接关系。
弱连接关系是社交网站上人们交友的最大特点。有研究表明,社交网站对现实中的朋友关系(强连接关系)的进一步加强作用不太明显。尽管社交网站可以广泛交友,但弱连接关系决定了这些“朋友”之间的交情比较浅。
据市场研究公司GlobalWebIndes在2013年秋天发布的报告,青少年使用的应用中增速最快的两款是Vine和微信,前者专门用于录制和分享短视频,后者是移动聊天应用。微信从2013年初以来的使用量增幅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021%。同样是这些青少年,约有56%表示,他们在Facebook上十分活跃,比例远低于2013年初的76%。
与此类似结果是,中国传媒大学国家广告研究院刚刚发布的《媒介•消费2014中国大学生调研报告》显示,90后大学生2013年的微博使用率为71.1%,微信的使用率为82.3%。相应的,2011年微博的使用率为65.7%(《2012 IMI 90后大学生网络化生活研究报告》调查中5个城市的数据结果)。相较于2011年,90后大学生2013年的微博使用活跃度下降。
90后大学生微博使用频率的变化
微博使用频率 | 2011年(%) | 2013年(%) |
一天发5次及以上 | 5.9 | 3.2 |
一天发3-4次 | 13.8 | 5.9 |
一天发1-2次 | 23.2 | 10.7 |
2天发1次或更少 | 57.1 | 80.2 |
这些数据说明,基于真实关系(强关系)的微信正成为重要的圈子平台,重新整合着现实圈子关系,并聚拢新的弱关系连接的圈子。这些弱关系连接的圈子可能交情比较浅,但是仍能通过朋友的朋友聚拢强大的社**资源。
3、以人人网为代表的社交网站“强关系”圈子:对现实圈子的复制
据CNNIC《2013年第3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社交网站网民规模为2.88亿,较上年底增加了1295万人,增长4.7%。网民中社交网站使用比例为48.8%,与2012年底持平。随着弱关系社交模式的其它交流沟通类应用的兴起,原先频繁登录人人网这类社交网站的一部分用户,逐渐被分流到其它应用上。当前社交网站面临的压力除了行业内竞争对手外,更多的来自于替代应用,如微博、新型即时通讯工具等。
以人人网为代表的社交网站为网民建立了一张强关系网,与自己的同事、同学等进行自我展示或者交流沟通,这种沟通和交流多数只限于与原来的圈子成员。可以说,以人人网为代表的社交网站聚集的圈子是原有现实圈子的移植和聚拢。这一点,在我对90后大学生在社**化媒体环境下的媒介接触和发表意见情况的实证调查研究(博士论文研究)中也有一定程度体现。比如,许多被访者表示,他们在人人网的关系几乎都是现实中的关系,因此他们在人人网这种实名认证平台上的意见表达行为与在现实生活中的意见表达行为十分类似。
兰州大学在2009年对大学生校内网上交友状况的一次调查也表明,校内网对大学生现实世界的交友影响不大。大学生使用校内网后,人际关系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调查中,只有23.6%的人认为,校内网使原有朋友关系更加亲密,而这部分用户主要通过校内网寻找到失去联系的老朋友、老同学,从而重新建立现实联系。对于以前就一直联系着的朋友,校内网没有让他们更亲密。对于校内网上结交的新朋友,在线下经常联系的仅占调查总数的9.1%。中山大学关于校内网人际传播的一项调查与此类似。有58.6%的人把“使用校内网的大好处”归结为“找到旧时的老同学和朋友”,而不是结识新朋友。这表明,人人网这样的社**化媒体平台上的主体圈子就是现实中的圈子。
三、现实中的交际圈影响社**化媒体平台的使用;社**化媒体平台反过来重新影响交际圈
选择使用何种社**化媒体平台在某种程度上由现实生活中的交际圈决定,周围朋友都使用某一个平台,那么个人也**很快加入进来。但是,加入该平台后,个人新的互动和交流行为又**对现实中的交际圈产生影响。
对于“有了微博和微信等这些社**化媒体平台后,原来的圈子都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个问题进行访谈时,天津农业大学的90后大学生张同学还表示,她的朋友大多来自城市地区,都在使用微信,所以她也越来越依赖微信。而她有些来自农村的同学则始终使用**,因为这些同学的朋友都在使用**。因此,她与这些农村同学之间的交集就更少了。
四、什么原因引起了圈子的变化?
1、媒介变迁引起媒介环境的变化
这些变化主要包括:媒介产品形态的更替、新闻传播模式和内容传播模式的变化、受众的变化。关于这一点,我在钛媒体的文章《社**化媒体时代,你决定什么是新闻!》下篇中已重点分析。
2、 媒介环境变化,人们对媒介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强
主要包括:(1)新的媒介提供的信息数量越来越多,信息的集中程度也非常大,这些**让我们产生信息依赖倾向。(2)社**的稳定程度**直接影响我们对信息传播的依赖。比如我们正处于媒介变革和社**转型时期,人们**更加依赖时效性和互动性非常高的社**化媒体平台,来了解时刻变化的社**动态。(3)新的媒介几乎完全构建了人与社**之间的互动关系,甚至将现实中的关系转移至新的媒介平台上并进行扩展,这使得人们对社**化媒体平台的依赖**更加强烈,更加依赖新的平台去维护关系,去了解外界社**。
3、 日常生活越来越媒介化
美国马里兰大学“无设备世界”(world unplugged)的研究项目显示,媒介化生存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逼真的一种生存方式,人们对媒介的依赖越来越成瘾,一旦离开常用媒体就**出现焦躁、困惑、易怒、抑郁、孤独等情绪。据2013年一项对90后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显示, 55.87%的学生手机不在身边**感觉焦虑,27.61%的学生产生幻听,64.64%的学生经常查看是否有未接来电或未读短信,32.75%的学生手机24小时不离身、晚上睡觉时也开机,25.38%的认为手机削弱面对面交流的欲望,56.06%的学生上课也**经常玩手机。由此可见,部分大学生已经过度依赖和消费手机这种媒介。
4、 圈子内互动和分享的背后心理:寻求存在感和认同感
在稍纵即逝的信息洪流中,个人只能借助在网络上发表评论或撰写心得等等符号化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在现场”的状态。因为如果不呈现自己的“在现场”状态,随时都面临着被圈子“遗忘”的命运。所以,只有不断地**屏幕,小心翼翼地撰写、评论或转发信息,才能传递一种强大的“在场”,在这些平台或媒体上的虚拟“在场”成为比现实存在更逼真的一种主观感受。另一方面,来自群体的认同感是人们自我定位和评价的主要标尺,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媒体的发展为人们的这一矛盾心理得以满足提供了重要土壤。
另外,其他的原因还包括:社**化媒体互动和分享的特点培养了人们对媒介的依赖行为;媒介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交往环境。由于篇幅限制,具体数据分析不再展开。
来源:钛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