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03 11:07:08 人气: 7 评论: 0
近日有爆料称,国内一家企业IM运营商—imo云办公室宣布自2014年1月起,对旗下产品实行收费。一时间,不少企业用户在网上公开闹起情绪。在微博和媒体平台上,关于imo收费的质疑始终不断,据报道,imo曾致邮件给用户解释收费原因,称其需要资金维持产品运营开发。
imo这个产品个人用户知晓可能不多,但在企业市场有一定影响力,属于企业即时通讯和云办公服务运营商,2007年上线,后来一直承诺为企业用户提供“永久免费、持续升级”的服务,这个免费政策为之赢来不少用户,按艾瑞网的数据,imo在企业即时通讯行业以26.6%的市场份额占据行业第一位置。2012年,imo曾经跟**企业**打了一架,抗议**抄袭其产品,并指免费的imo挡住了**的财路。但到了2013年,imo突然自我否定,不仅推出高级的、收费的私有云服务,同时也把原先基础的、免费的公有云服务变成有偿服务。
互联网业那点事儿,只要涉及免费、收费,都是大事儿,一般来说,从收费到免费,消费者普遍叫好,从免费到收费,基本上无人喝彩,基本上是骂声一**。
imo这次从免费到收费当然有其客观原因,比如运营策略的转变,盈利模式的转变,生存环境的逼迫等等,但对于用户来说,这些都不在考虑范围之内。用户关心的是,如果不再继续缴费,这个产品我还能不能再用?如果不能继续使用,由此产生的损失怎么办?imo去年还在承诺“永久免费,持续升级”,今年就开始收费,这显然是一种失信。按这一逻辑,未来同样承诺永久免费的360杀毒也可以堂而皇之的收费。
在传统商业时代,从免费到收费其实很简单,用户可以选择用脚投票,死了张屠夫,不吃混毛猪,不收钱就继续用,交钱大不了就不用,但在网络时代的逻辑却大大不一样了。因为在网络中,每一个免费用户其实都在免费使用的过程中也参与了网络的建设,把自己的某一方面深深的溶入到网络当中,这就是所谓的网络效应。这个时候,免费服务提供者如果忽然单方面从收费变成免费,就很可能**给用户制造巨大的麻烦。比如微信和**,如果它们忽然收费的话,消费者能采取用脚投票的方式选择离开吗?你的使用习惯,你的朋友圈、你的消息记录、你的空间都在上面,显然没那么容易割舍。同样道理,imo在这个时候选择从免费变收费,应该充分考虑到用户的感受。
换个角度,即便从imo自身的长远发展来看,其转为收费的策略也是不明智的。因为这是逆当下互联网大趋势而动。现在的互联网是什么趋势?免费就是“正义”,免费或者0利润几乎已经成了互联网思维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连硬件免费的口号都被喊出来了。在这种大背景下,选择反其道而行的企业,必须慎之又慎。像imo这种网络统一通信产品,虽然面对的是企业用户,但每个企业用户的底层终归还是一个个的个体,它的商业模式跟微信、**、360杀毒其实没有本质的不同。而**和360杀毒免费的商业模式已经被市场证明是成功的,360股价已经攀升到100美元,**更是成为市值仅次于谷歌的互联网公司,成功模式在前,模仿就是,又何必舍近求远。免费模式在目前可能只耗成本不挣钱,但随着产品用户基数越大,分摊到每个用户上的成本越低、越趋近于零,与此同时,因为互联网市场里的用户都是有价值的,随着用户的增多,它的价值也越来越大。
当然,即便在互联网时代,免费的商业模式也不是放诸四海皆准的规则,企业IM和**在产品定位上还是有很大区别,但是,被应该被这种产品区别所左右的是“怎么免费”,而非“是否免费”。目前,企业IM与个人IM最大的区别还是在开放度上,商用IM软件目前大多限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是一种封闭的通讯工具。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需求的驱动,全开放的社**型IM将是商用IM软件未来发展的趋势。在开放的环境下,任何人都可以方便快捷地直接与需要沟通的人取得沟通,这更符合互联网的本质,也是企业社交、用户沟通的需求。企业员工为什么不能在同一个网络里同时跟客户、其他公司的合作伙伴以及公司同事沟通呢?难道非得左手一个**,右手一个imo?从这个角度说,现在强行划分个人和企业用户,无非是为产品划定一个护城河,以求短期安全。如无积极应对措施,只看重短期利益,早晚,企业社交将取代企业统一通信,抢走企业IM市场份额。
虽然imo这种企业IM跟**归根结底都是针对个体,但也没必要对免费模式的未来丧失信心。因为从基因上两者有本质的不同,企业IM不是为社交而生,不是为聊天而生,它们的存在更是为了商务和工作,是为了降低企业运营的沟通成本,弄清楚这一点,不管未来商用IM软件如何变革,用户与市场依旧在那里。
本文系作者信海光投稿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并保留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