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03 11:11:30 人气: 9 评论: 0
说百度是“中国互联网的巨头”,估计没有人**反对,即使**或**,我相信也**点头示意。没错,在互联网的应用与发展上,百度的确是一个让无数公司和人士羡慕嫉妒恨的企业。但是,客观来讲,百度除了其搜索引擎做的比较好之外,在其他方面,貌似再没有哪个产品或应用能真的拿得出手的了。
回顾一下百度公司在其他产品或应用方面曾经失败的经历,我们不难发现,百度有着其独特的永远慢半拍的节奏。说慢半拍,是因为百度每次都是在别家某项产品或应用已经成熟的情况下,百度才开始蠢蠢欲试,结果,不是死在沙滩上,就是直接没有浪花。不信我们就举例说明一下。
第一个我想说的,是百度有啊。2008年,在京东商城和凡客诚品等电子商城迅速崛起的时代,百度似乎也在这个领域看到了希望和未来,于是百度花重金打造了一个电子商务网络购物平台——百度有啊。然而,无论是有啊的上线多么高调,还是后来的改版多么诚恳,现在似乎已经没有多少人再记得有啊这个曾经昙花一现的平台。后来,有啊不得不转型成为了一个富有特色的生活信息服务平台,但是,情况也不容乐观。
第二个我想说的,是百度说吧。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年。新浪微博、**微博均诞生在这一年。眼看着微博从兴起到流行,百度自然也不敢寂寞,于是在2010年9月份便推出了类似于新浪微博却自定义为“实名社交平台”的百度说吧。据报道,当时此产品在推出前,百度已秘密研发了三个月,后又陆续进行内测和公测,可见百度对此款产品的投入和期望。然而,就在次年的5月份,百度说吧便已经被折腾的奄奄一息了,8月份便关门大吉了。
第三个我想说的,是百度理财。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崛起的一年,6月份阿里巴巴的余额宝悄然上线,随后各同行们便开始默默研发属于自己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就在这时,百度理财也也千呼万唤始出来并高调问世,据不知真假的宣传资料显示,百度理财上线半天就吸金10亿,在笔者看来,百度可能是在模仿小米手机,运用的或许正是当下比较流行的饥饿营销,只是,百度不承认,我们也不好将其屈打成招。
当然,除了上面的三个例子,还有第四第五第六七八九个,诸如百度影音,百度浏览器,百度手机助手,百度输入法,百度音乐(Android版),百度盒子(影棒),百度卫士…… 百度近一两年来的“新”产品可谓是数不胜数。
对百度的这些新产品进行对比和分析,不难发现,这些产品中,没有一个是百度首度原创的idea产品,都是在市场上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产品之后,百度才后知后觉的推出其A出的新产品。我不禁忍不住想问,百度,你到底是要闹哪样?
百度怎么了?模仿是为了赚钱还是为了好玩儿?为什么不花更多的精力去研发新的应用和技术,而总是重复的步人后尘?这个低级的问题,估计是没有人可以回答我了。不过,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百度作为一家成功且知名的互联网巨头公司,他的一举一动,必定引来无数目光的凝视和关注。百度凭借其独有的优势和品牌力量,在每次推出新产品后都**吸引众多的百度迷前来捧场,但是百度公司似乎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在新产品问世后,对于其产品的维护、更新、用户体验等方面却非常的不上心,笔者承认自己也是一位百度迷,对百度的每款新产品都必然**去亲自使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总是**遇到各种让人非常意外的“惊喜”,每次我和我的小伙伴,都要惊呆了,百度,我只能说我不懂你。一次次的失望和伤害,累觉不爱。
百度作为中国互联网的巨头公司,其实,我非常愿意相信他们对自己的产品是持有高度严谨态度的。不过,百度身为中国互联网的三大巨头之一,应该花更多的精力和技术来研发出更多创新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来服务于广大网民,而不是一味的去模仿别人成就自己,老是想着占有市场,拉拢用户和赚钱。
说到模仿,不能不提到**,在国人眼中,**才是实至名归的模仿专业户兼大户。然而,**所走的模仿之道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归功于他的**,他们有几亿雷打不动的忠实用户。而百度不然,尽管用户众多,但并不是雷打不动的。百度的用户主要集中在搜索引擎方面,相比之下,**用户是以网络群体儿存在的,个人无法脱离群体,注定了用户的稳定性,而搜索引擎用户都是散户,一阵风都能将其吹散,基本不具备稳定性,更谈不上忠诚度。所以,百度不适合以慢半拍的步调像**那样去走模仿的道路。
对于中国的互联网,我们都希望看到更健康的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发展速度,竞争才是胜利的催化剂,而竞争是建立在创新与革命的基础上的,而不是单纯的模而仿之,步人后尘。
最后,作为一名百度忠实粉丝,我真诚的对百度公司提出我的期望,请放下你永远慢半拍的节奏,拿出当年研发百度搜索引擎的精神和毅力,给我们点惊喜,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产品和应用服务于中国网民。
来源:钛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