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03 11:12:18 人气: 13 评论: 0
【编者按】电视、汽车都可以改变,用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模式,传统的行业几乎没有不可被改变。未来的硬件必然只起到载体的作用,信息、服务才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互联网离我们到底有多远?互联网创造的新品类又能颠覆多少传统的架构模式?作为身处浪潮之中的人又该如何面对这样的冲击?没有答案?没关系!让我们的**级板凳来给你讲一讲互联网的思维方式,看看未来硬件与服务的样子。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希望之春,也是绝望之冬。
2013年,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冲击前所未有,互联网经济被人大谈特谈,似乎**议上不提一句“互联网玩法”就好像就与这个时代脱节了。
由互联网催生的一系列新品类正对传统进行着大刀阔斧的改革。阿里支付宝改变了传统网银支付,是新品类的胜利;**微信将微博用户圈来,是新品类的胜利;苹果把手机改造成电脑,是新品类的胜利;乐视把传统电视打造为互联网服务和内容为基础的**级电视,成为最畅销电视,同样是新品类的胜利。
因此,笔者认为互联网所代表的不仅是一次对于工业时代的革命,是一种用户至上的定义,更是一种合作、协同的工作方法,是一种全新思考事物的方式。
硬件思维已经落伍了
我们来看一个科技行业关于工业玩法最明显不过的标志性事件,诺基亚被收购、黑莓举步维艰,但是在前几年,这两个手机品牌在手机行业是标杆式的企业,是工业化思维下最典型的产物。
我们谈到诺基亚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什么?
“信号**强”、“板**机,**级耐摔”、“产品时尚,更新换代快”……,等等对于诺基亚的定义有很多,但这些定义所围绕的核心一直建立在“通话”这项最基本的功能上,诺基亚所出售的依然是基于通话这个功能本身的硬件。
用一句话总结诺基亚的失败:“诺基亚想的是把手机做成电脑”,所以它败给了“把电脑做成手机的”苹果。
从比拼硬件到服务、内容为王
从手机屏延伸到电视屏,11月28日,奥维咨询发布了一份最新的电视数据,乐视的S50以6.8万台销量夺冠,在他后面2到5位的是海信LED50K360J、创维50E550E、创维50E780U、TCL的LED50C2000i,总量相加5.9万台。
乐视的布局建立在与苹果一样的思想上,乐视**级电视已不能简单定义为电视,而传统家电厂商所考虑的是“让电视更智能”。
这是两个不同的出发点,我们来看基于这个**,乐视催生了一整条服务生态链,从内容到硬件到平台再到应用,这样的生态可以说是在效仿着苹果。建立在这个终端至上的生态,**随着终端到达用户开始显现。
而传统家电厂商呢?电视依然是电视,再智能它依然是电视,售出之后,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就宣告终结。
硬件只是一个载体
前文已经提到,乐视**级电视或者我们更应该称之为一台娱乐终端,这个终端上,原本的看电视仅仅是核心功能之一,就像苹果手机,在使用这台手机的时候,真正用来通话的时间又有多少?
你是不是在玩微信?是不是在**微博?或者你在玩手游?亦或是你正在看视频?通话?那只是需要用到的时候,一个功能而已,一个App的定位罢了。同理,在你使用**级电视的时候,你真正用来看电视的时间又是多少呢?
前段时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北京地区电视机开机率从三年前的70%下降至30%,但是我们看来自**级电视的数据,乐视所给出的数据是**级电视的开机率日65%,周92%,月98%。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想象对比,从这份数据对比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或者使用乐视**级电视的用户本身,就没有把他局限在电视本身上,“我可以玩游戏,可以看视频,可以玩社交网络,可以上网浏览新闻”。
电视不再只是电视,手机也不再只是手机,他们都跳出了原有的思维,开创了新品类的胜利。
用户所需要的才是最好的
今年10月份的时候,笔者去了华为,一家技术十分过硬的厂商,但是华为手机在中国市场却一直卖的不好,或者说是在C端市场卖的不好。
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在与华为的消费者终端体验部的一个经理聊天的时候,这个经理说他们正在研究可穿戴设备,未来希望在手机上开放接口给第三方服务方,但是我问他,“你的手机开放,开发者不一定进来啊,干脆彻底点自己开发一款可穿戴设备好了。”他的回答我很意外,“我们觉得技术可能不一定能够100%过关,华为不希望影响消费者体验。”他的回答我既意外又不意外。意外的地方在于,现在科技类产品,谁能定义100%满足消费者需求?你所认为最好的是用户认为最好的嘛?不意外的地方在于,华为依然有很浓的B端思维,向C端转变的过程中根本没有抓住核心点,所以他们干不过小米。现在的产品都在讲究的是用户定制,用户定制的本意是什么?是用户的参与感、用户的满足感。否则就给你的手机印**一张独特的图**就是定制吗?“千万人不满,千万人参与,千万人研发,千万人使用,千万人传播”,这是乐视在**级电视刚推出便提出的口号,“你给用户你认为最好的”和“你给用户他认为最好的”,一字之差,中间意思却是大相径庭。
互联网模式真正卖的是服务
工业思维与互联网思维的对抗,最突出的可能就是一个卖硬件,一个卖服务吧。
我们来看,今年8月的时候,亚马逊曾被传出一项手机免费的计划,真正的免费,不是那种与运营商绑定的,每个月固定多少话费的免费。当然,亚马逊不是圣诞老人,用户得到这台手机的前提是需要注册Amazon Prime账号,而该账号需要收取订阅年费79美元。之前,亚马逊也曾经这么干过,在Kindle上,玩法如出一辙,所有现在的电子书,亚马逊是寡头之一。用亚马逊这个例子笔者无非是想说,工业时代那种依靠硬件收费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服务才是未来收费的主流。
工业思维,我们强调生存;互联网思维,我们强调生活。或许这就是两者最大的区别。
下一个改变的将是什么?
前段时间,笔者看到,三星与因特尔联手研发的Tizen系统发布了。三星的想法是首先把这个系统用到智能手机上,三星希望借此减低对Android的依赖,在与谷歌谈判的时候加上一点筹码。
但这仅仅是三星的一个想法,三星的另外一个想法是将Tizen系统用到汽车、冰箱中去,未来所有器械是不是都将互联网化呢?
先来看汽车,显然已经改变,最典型的就是马斯克和他的Tesla。Tesla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汽车企业制造商,卖的也不仅仅是硬件设备,与iPhone、**级电视一样,它卖的是整个服务,里面包含了巨大的信息服务。
汽车正渐渐成为又一个出口,一个渠道,这也是为什么谷歌要扫街景,苹果和谷歌都要做地图,有了街景数据作支撑,以汽车作为输入口。这将改变汽车的驾驶,个性化定制、销售、旅行,对整个产业和生活都带来变化。
所以,作为科技行业最具典型性工业思维代表的三星开始意识到了,这几年在手机上与苹果的大战中肯定也悟出了些什么。
电视、汽车都可以改变,用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模式,传统的行业,几乎没有不可被改变的。未来的硬件必然只起到载体的作用,信息、服务才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来源:地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