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7-30 09:30:10 人气: 4 评论: 0
很多人都进行过用户访谈,但本文**帮大家把用户访谈“**化”,让你的访谈有理可依。产品经理在实际的工作中,离不开要与用户打交道。一般来说,产品经理收集用户反馈的渠道很多,但无论如何访谈都是很重要的一种渠道。
产品经理收集用户需求、了解用户反馈的渠道很多,我列出了常见的渠道:
本文主要聚焦在:如何进行一次用户访谈。
访谈是质化研究中很重要的一种研究形式,产品的工作中虽然**也**用到访谈,但是大都是凭感觉,不专业。我****结合实践,给大家讲一下如何进行一次访谈。
我们**在两种情况下,需要对用户进行访谈:
比如你是**红包的产品经理,老板问你:为什么大家都去发微信红包而不是**红包?
这个问起其实很难通过数据去看出来,那做访谈就是比较好的方法。
比如你之前是做小额贷款的产品经理,入职了一家做高端同志交友的社区做产品经理。这两波用户群体差距是很大的,那你如何快速了解新公司的用户状况?
再比如,你在某公司呆了很长时间,发现怎么做效果都没有竞品好。那用户底层需求是什么?我们如何满足?
访谈有三种类型:结构化访谈,半结构化访谈和探索式访谈。
基于一定目的,得出一定的问题,了解受访者对特定问题的看法。对每一个用户都问一样的问题。
好处是,在你整理结论数据的时候,可以给出结构化的报告,比如喜欢发**红包的用户中,90%都不喜欢发微信红包。
跟结构化访谈差不多。有一套问题,每一个用户都需要回答这些问题中的绝多数;同时在访谈中**有一些探索性的问题(临时起意,并不在之前的设计中)。
目前大多数的用户访谈是用的这种方法。
参考“民族志”。有一些问题想了解,但是更多的是想探索受访者的想法。因为本身对这个行业/群体/民俗等就不是很了解,希望通过访谈、交流来了解一些他们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等。
一般在做新产品、新市场、新项目的时候**比较常用这种方法。产品经理对于用户并不是很了解,希望通过访谈的形式探索用户需求,了解用户行为和场景。
对于结构化访谈和半结构化访谈,必须有清晰的目的和结果预期。访谈的结果应该在访谈前就应该得出,访谈只是起到“补充数据”的作用。
对于探索式访谈,一般访谈的目的就是了解用户、了解市场,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打标签”:比如某功能的用户群体:大妈、广场舞、退休、爱管闲事等。通过这些标签,就能很精准的作出用户画像。
在访谈开始前,我们需要做以下工作:
面对面/电话等。如果是面对面访谈,需要考虑到自己的形象;一般互联网产品的面对面访谈,着装可以稍微随意,以便访谈者表现出较好的亲和力。
对于结构化访谈和半结构化访谈,需要提前列出全部的访谈稿。访谈稿应该涉及到开场白、访谈问题、转场问题、结束语四个方面。
举例说明:
开场白:您好,我是**钱包的产品经理吴米。想跟您简单了解一下您平时是怎样使用**钱包的。
访谈问题:您平时使用**支付多,还是微信支付多?
转场问题:之前我们聊了比较多**支付的问题,现在我们聊一下**红包的问题。您上次发**红包是什么时候?
结束语:我的访谈大概就是这样,您还有什么其他的问题么?
对于(半)结构化访谈,访谈报考应该是在访谈开始前就做出来的;访谈后只是填数据就好了。
对于探索式访谈,需要在访谈前尽可能的想更多的用户标签,想尽可能多的可能性,并且提前对于受访群体进行了解。
哪些人是典型用户?如何筛选出典型用户?在此不做展开。
一个标注的访谈报告中,**有三种问题:描述类问题、结构化问题、对比类问题。
开场先跟受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不要告诉受访者明确的问题,要先给受访者一个很模糊的主题,避免受访者被诱导,导致答案有情感偏差。
结构化问题示例:
PS:其实就是金字塔结构,层层细化。然后问对比类问题的时候,每一层,逐一去进行对比。
比如:
第一层微信聊天,可以与电话聊天对比;
第二层,微信聊校园生活的时候,可以与微信聊父母近况的时候对比(可能校园生活多是视频聊,父母近况多是照**聊);
第三层,父母微信问几点睡觉和父母微信问学习升级也可以进行对比(问询时间、父母情感倾向、你的接受程度等方面进行对比)。
我们访谈的对象有时候可能是自己的同事,可能是用户。但是不管对象是谁,我们都要认证严肃的对待。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注意事项:
做好一次访谈是很难的事情,但是经常总结一些方法,掌握一些科学的套路,可以让工作变得有理可依。做产品不仅仅要懂方法(是什么),还要懂得方法背后的道理(为什么)。
本文由 @破局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ixabay ,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