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7-30 09:32:08 人气: 22 评论: 0
关于访谈,可以说是经验重于技巧的一种方法论;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你在练习的时候能够事半功倍。
用户访谈,很多人“藐视”它,觉得很简单,但很少能有人能做好它。我们今天就来八一八~~
访谈法是诸多用户研究方法中的核心方法之一。它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研究方法(如观察法、可用性测试等)共同使用,甚至是构成某些研究方法的基础(如焦点小组等)。
区别于其他形式的“访谈”,用户研究中的“访谈”,是一种非引导性的谈话,其目的是尽可能挖掘用户心中的真实想法。
用户访谈作为典型的定性资料收集方法,不可直接用于判断用户需求的规模和强弱,也不可仅根据访谈用户的想法来直接指导设计,而更多的是挖掘用户的主观因素,如行为背后的原因、对产品的认知、体验、感受,困惑、想法、预期等。这些问题通过量化方法如问卷、日志数据等无法得到,所以通常通过访谈来获取。
进行一次常规访谈过程,至少包括以下三个部分:访谈用户获取、访谈提纲设计和访谈执行。
通常有以下三个渠道可以获取到用户的手机号码/微信/**
用户联系方式的获取,按照不同调研主题需要的目标用户来选择,比如:在自选股分组的问卷留下联系方式的用户,就可以作为自选股调研目标用户来访谈,以此类推。如果是普遍性的用户研究项目,访谈用户的特征要加以平衡,如新用户、老用户;长线用户、短线用户等。由于访谈调研十分耗费人力时间,访谈用户样本的数目不追求数量,理想情况下一组样本5-8个为佳。
访谈提纲是保证访谈高效有序进行的关键,有了提纲,我们在和用户“聊天”的时候才能抓住核心,不至于话题被带偏或者有遗漏。
提纲的设计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目的明确:在目的基础上按需发散,提纲要包含需要了解的所有问题,如果问题主题过多,要做排序处理(原则:一般从简单到复杂、从使用频次高的到使用频次低的点),在问题顺序的设计上要讲究逻辑清晰,切勿前后矛盾,阻断用户思路,显得自己不专业,降低用户信任度。
如图,以一次走访用户的提纲为例:
(我们一直很重视提纲,花几分钟理出来的提纲总能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
2.对用户友好易懂:问题应该由简单具体可感知的地方入手,逐步深入,让用户逐步进入状态;控制提纲长度,电话访谈的情况最好控制在30分钟之内,现场访谈一般1小时左右,以免用户疲劳厌倦;对问题描述的应尽量简单,使用通俗的词句,确保对于目标用户来说容易理解,“为什么”、“怎么回事”这类带有审视压迫意味的词语不要出现。
3.问题的设计严谨合理:
问题应该客观中立,没有引导和暗示。
不要让用户去预测、想象或要求用户回忆特别具体的细节,要将问题的重点聚焦于用户自身当前的直接体验。
尽量使用开放性问题而非封闭二元问题。
避免问题太过模糊。
避免直接问太细节的问题。
1.电话访谈
除了少数情况在社群里(**群/微信群)邀请用户进行访谈之外,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访谈电话都属于Cold Call。
要打好Cold Call,除了需要随机应变的能力和过硬的心理素质之外,结合工作经验,总结需要特别注意的几点:
调研过程中可以通过提供一定的奖励来提高用户接受访谈的积极性(奖品一般为收费产品权限,需走运营渠道申请)。如果调研有奖励,那么在访谈过程中需要和用户沟通好产品的种类、时限、开通的时间、开通需要提供的个人信息等,避免带来不必要的投诉麻烦。
2.现场访谈
环境
为访谈创造宽松、舒适的环境,一般建议在公司**客室、**议室、咖啡馆等轻松室内进行;访谈开始时,除了自我介绍和本次访谈相关信息介绍之外,还要尽量舒缓用户的情绪、让用户放下戒备,例如请用户吃东西、使用日常聊天的口吻等。
执行提纲
向用户抛出提纲问题的时候,尽量用通俗易懂双方都能理解的语言,遇到必须使用术语的地方,做出必要的澄清解释。访谈的同时要注意观察用户的表情、动作、声音等信息。控制好现场节奏,把握好交流的边界,偏离提纲太远的话题要及时控制,建议一般30分钟左右安排一次简短休息。
其中一些重要的点需要注意下:
记录
访谈过程中,用户表达的信息要做详尽记录,记录建议按照提纲的编排来记录,便于后续分类整理。
除了提纲内容,用户发散回答说/表达的内容也应标记记录。
访谈途中用户的表情、动作、声音等举止信息也需化作用户对产品的体验感受记录。
报告
完成整组用户的访谈之后,将访谈纪录汇总,根据提纲进行仔细的分类整理,在有争议的细节处要进行讨论分析。整理出来访谈记录作为验证和补充量化调研数据的资料,附在用户研究报告里。
关于访谈,可以说是经验重于技巧的一种方法论;上面说了这么多,只能做指导,诀窍还是唯有多练。
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你在练习的时候能够事半功倍。
作者:大狗狗,互联网金融产品用户研究员,心理学二年级学渣,公众号:同花顺UED(公众号:Mob-HitThink-UED)
本文由 @大狗狗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