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7-30 09:55:43 人气: 13 评论: 0
上周你们说,既然写完了面试官视角(点击查看),不如来个应聘者视角吧。今天来个姊妹篇。
其实,面试本身就是一个供需双方拿出自己的所有来交换看法的过程,其结果要么是一拍即合,要么是一拍两散。
从候选人的角度,其实我认为最想知道两件事儿:
这里的你,其实不是面试官,而是公司。
不论公司大小,永远存在的状态有两个:
很少有公司**说自己的资源足够,也基本上看不到HR不吐槽人难招。
当然,对于候选人来说,也永远存在两个状态:
上一回,亮哥用面试官的角度来解读了一个面试官究竟想要看到什么样的候选人,今天我用候选人的角度来解读一下候选人眼中的面试究竟是怎样才叫好。
我相信很多候选人都碰到过面试官的「刁难」,所谓「刁难」,有时候是问题刁**,但有时候,却是态度问题。
对于问题刁**,我认为有两种可能:
对于第一种,其实无可厚非,而对于第二种,其实就没有必要了。
一位优秀的候选人,其实希望有充分的时间和面试官交换看法,而不仅仅是回答问题。所以,面试官的谈吐和行为,其实对候选人判断企业是否靠谱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亮哥在很久以前曾经在某公司就碰到过极不专业的面试官,这位面试官在面试前并没有阅读我的简历,在面试中心不在焉,因为这位面试官,我曾经对我的猎头说,只要这个人在这家公司,那么这家公司我永远也不**考虑(后来听说半年后,这位GG被HR要求猎头给挖去了别家)。因为面试官是企业的门面,一定程度上候选人对企业是否靠谱的判断,最初是由面试官传递的信息去判断的。
好在现在一些企业已经意识到这样的问题,面试官也不是谁想做就能做的,要通过公司内部的考试,掌握必要的企业文化知识和面试技巧后才可以去担任。
除了礼貌待人,面试官的专业技能也是可以打动候选人的,当然,专业程度和表现方法因人而异,有人是通过问问题来体现专业,有人是通过举例子来体现专业。
本质上,面试是双向的选择。
企业是供应职位的一方,而候选人是选择企业工作机**的一方;同时,候选人是供应企业所需能力的一方,而企业是选择用哪个候选人的什么能力的一方。
因此,面试其实是一个谈判的过程。既然是谈判,肯定存在套路,但亮哥的建议是,少点套路,多点真诚。
因为,毕竟最后是你自己要上班,如果套路太深,甚至掩盖了你和企业之间的一些不太容易兼容的部分,最后在工作环节你肯定很难受。
上次的文章发布后,有人就说,压力测试我不怕的,我有套路。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太好的,因为不管是压力测试还是能力测试,归根到底,是希望候选人和企业最大程度的兼容。
如果你用套路,获得了面试官的良好感受,认为你又有能力又吃苦耐劳,最终等你入职,发现真的是996甚至007的时候,你一定很难受,因为在面试过程中,大家表现得如此契合,而实际工作中,却各有怨言,这时候不管是对你,还是对公司,成本就变高了,而这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譬如说,回答加班问题的时候,亮哥总**很坦诚的说:如果进度落后或没有完成本来应该完成的工作,加班是没问题的,毕竟把事情做完、做好是关键问题,但我是不喜欢其实没什么事儿却一定要坐在那里等大家一起下班的,这样是浪费资源,没有必要。
所以,其实候选人不要太过于担心说自己表现得不抗压,或者拒绝加班,**带来什么问题,事实上,不说,或者绕圈子,并不能解决最终的问题,甚至有可能**掩盖问题,让大家都不开心。
包括谈薪。
谈薪也是一个双向过程,候选人有预期,而企业本身也有预算,所以,尽可能去匹配双方的需求才是硬道理,这里也有一个潜规则:
通常企业对候选人的加薪,正常幅度在30%左右。
你或许看过很多身边的同事跳槽了,然后薪资翻番。
这种事情,在我看来,要么是企业非常着急要人,要么是这位同事有过人之处。
即便是30%的涨薪,你也不用沮丧,因为每个企业稍微正常点,都**有普调的机**,甚至有些公司一年2次调整也是可能存在的,所以你大可以大方的接受30%的增幅,然后去和你的主管沟通,如果你的工作**出了预期,在下一次调薪时,不要忘记让自己增长就可以。
当然,在这里,你肯定**很纠结,因为必然有一些不靠谱的主管,你们的君子协定,他有可能忘记或者忽略,这也不用担心,你做出来的成绩,是自己的,做出成绩的能力也是你自己的,所以,你知道我没有说的话是什么了。
虽然我的猎头朋友告诉我,现在很多企业已经不奢求候选人的稳定性,但也不至于完全没有要求,越是大的企业,越是关键岗位,就越是希望候选人具备稳定性。
所以,尽量让自己的履历有稳定的周期,**比较好,当然,如果确实因为客观因素(譬如跳一家关一家——这时候其实你应该审视自己选择企业的眼光),那也没办法,讲清楚就好。
互联网企业其实都很高危,很多企业看着不错,但没多久就**垮掉,这里面问题很多,所以,尽可能多的去收集企业信息是很关键的。
这些信息包括:
我记得在4年前,在知乎上给人建议「去百度云做产品还是去**电商做运营的时候」,我就说:
你想做产品么?那么就不要选**了呗,可是你又喜欢深圳,真为难。
如果问我,我一定**坚持我的观点,对普通人,我从不建议也不认为毕业生应当太早做产品,当然,如果你确实有很好的sense,那么早接触也未尝不可。
但是很无奈的是,**给你的是电商运营的offer,我觉得吧,如果是指**网购或者拍拍,运营还是比较锻炼人的,但是我怕你不是忙的消磨了勇气,而是被kpi消磨了斗志啊,**网购和拍拍按照目前的做法做下去,不敢说长远的,至少2年内是看不到什么希望的——我多想说3~5年啊,可是话不能说太满啊,搞不好被打脸呐——百度云的产品策划对于有志于产品经理的年轻人来说,是个不错的起点。
还好,亮哥的脸没被打,但不知道这位同学最后去了百度还是**。
从这一方面你也可以去考虑作为候选人,究竟应该优先考虑什么。
对于亮哥来说,我选择企业,通常的顺序如下:
就是这样。
张亮,微信公众号:zhangleo1983,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知乎大V,互联网从业者;《从零开始做运营》作者。聊产品聊运营,偶尔深度。分享一切有益有趣的内容。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