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用户的交互学习能力到底是怎样的?


时间: 2021-07-30 10:02:44 人气: 10 评论: 0

专业厂家,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自动化生产技术先进,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价格合理,https://www.69shenlan.com/,具有质量保证,生产及时,交货快捷的特点。 我们的宗旨:做我们擅长的事,希望用我们的创意和创意为客户实现战略定位,塑造品牌,强化形象!
我们的要求:坚持“优质产品、优质服务、优惠价格、快速交货”的经营方针,努力开拓市场,真诚为客户服务! 我们的发展:以独特的专业和专业精神,https://www.69shenlan.com/1:1--

编者按:你留意过这方面的差异吗?交互设计师在整理交互知识的时候,可能忘了考虑国内用户的交互学习能力,这点细微的不同就让@EDC尤原庆 同学捕捉到了,今天他将自己在不同国家当设计师时积累的用户经验分享出来,直接来取经吧!

问题的细节描述:

有关为什么国内应用往往惯于在 Android App 上照搬 iOS 的设计的问题里,较为常见的一个论点是国内的“普通用户”大多学习能力较差,难以理解Android Design中的滑动、侧滑等较复杂的操作。而在国外,Twitter等同样是面向普通用户的App却使用了Android Design。题主没有出过国,诚心请教各位,国外的普通用户在交互方面的学习能力是否远高于国内用户?

我的回答如下:

首先,在问题所涉及的场景,我认为不太存在“学习能力”这样的说法。毕竟不是开宇宙飞船,产品设计,例如设计一个App,还远远不到用“学习能力”这个词。

我觉得可以把这里的学习能力拆分为两个维度:学习成本、学习意愿。

学习成本在产品设计中,一般不是好事。一个面向用户的产品,好的设计是应该尽量避免学习成本的。这个论点已经在很多产品设计成功案例中得到验证。例 如苹果、Google很多产品中出现的有意义的动效设计,就是为了给用户线索,让用户能懂能使用,这就是降低学习成本的一个方法。

就算是为飞行员设计宇宙飞船操作界面(不好意思刚看完星际穿越……),那个界面无论多么复杂,我相信设计者也是要遵循学习成本越低越好这个逻辑。

学习意愿是另外一个维度。用户为什么要学习?因为他们想使用,所以他们费心思去了解去学习去掌握这些操作。学习意愿来自很多因素:例如外在因素,用 户要给家人买一张去北京的机票,刚好这个航空公司的订票网站非常复杂,用户只有默默地点击各个区域来学习尝试成功购买机票;例如内在因素,大部分社交产 品,用户为了各种目的(认识新朋友、和老朋友保持联系、和家人分享等),去学习使用这些社交产品、学习并领**在这些社交产品中应该采取的使用策略。

所以设计一个产品,认真考虑学习成本和学习意愿,是一个有价值的过程。

讨论完学习能力,现在回到问题,也许提问者可能想问的是:

欧美用户是不是对新的交互方式更容易理解?

我认为不是的。

当然,我不是用户研究专家,我是一个交互设计师,在工作环境中做过用户研究的工作。所以,这里我是主观地经验论且不太靠谱地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欧美用户并没有对新的交互方式更容易理解。

我的回答基于一些我的用户研究经验。

面对面用户测试,或者在观察室直接观察用户测试的经验:

  • 在美国密歇根州针对大农村的普通用户、学校教师、学生、学校机构员工进行内部信息系统网站的用户测试。
  • 在美国华盛顿针对政府工作人员进行文档管理流程的用户测试。
  • 在美国纽约针对一线城市的毕业生、白领、商务人士、公司员工进行手机操作系统、移动App的用户测试。
  • 在美国西雅图针对西海岸大众用户进行移动聊天软件、移动地图的用户测试。
  • 在美国硅谷针对硅谷用户群体进行移动搜索的用户测试。
  • 在美国洛杉矶针对洛杉矶大区域用户群体进行移动本地商业软件、移动搜索、移动团购等移动产品的用户测试。
  • 在深圳针对**的用户群体进行网页产品、游戏平台产品的用户测试。
  • 在德国达姆针对当地年轻、中年、老年用户进行家庭电视视频产品的用户测试。

我的其他大部分用户研究经验是远程的,通过一线的用户反馈、一线业务方反馈来搜集,这些产品面向的用户群体来自的国家有:

中国,德国,美国,英国,法国,马来西亚,泰国,沙特阿拉伯,墨西哥,菲律宾,哥伦比亚,尼日利亚,埃及,希腊,西班牙,肯尼亚,阿联酋,越南,塞尔维亚,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缅甸等。

因为经历过一些国家地区的用户测试和用户研究,我想对“欧美用户是不是对新的交互方式更容易理解?”这个问题写一些经验类的主观看法,尽量不放辩证进去,只提供表象,供大家阅读参考。:)

如果看欧美用户对新的交互方式的理解能力,我认为平均是偏低。或者说大部分国家地区用户,面对新的交互方式,理解效率都是偏低的。

在我做过的用户测试中,硅谷的用户对新交互形式的接受是有最好效果的,因为这帮人在硅谷啊,就算自己不是在互联网公司工作,家人也在,所以他们乐于接受新的事物。例如Square刚出来的时候,很多硅谷的小店立马开始使用,用iPad让顾客用Square支付。

但是请注意,这仅仅是学习意愿。他们上手不一定快。面对新的交互方式,他们也很容易迷失。

然后说到大城市,例如洛杉矶(纽约用户测试结果与洛杉矶形态一致)。在这里我做用户测试的经验较多,因为洛杉矶的用户群体更广泛更丰富,所以我们能 测试到更广的用户群体:家庭主妇、普通职员、居家老人、学生、年轻人等。群体一广泛,对产品新的特性或者新的交互方式的理解效率大幅下降。有时我自己设计 并反复确认很容易理解的产品,在洛杉矶的用户测试中得到很多“不能理解”、“找不到”的反馈,这对我们当时产品设计的帮助非常大。

西雅图、安娜堡,地方越小,平均对新特性、新交互方式的理解力越低。

在欧洲用户群体中,我只有在德国是自己参加过用户测试的,所以这里只谈对德国用户测试的认知。德国用户很严谨,我个人觉得他们逻辑思维稍微强一些,虽然对新的交互方式理解能力一样差,但是他们能在快速的问与答之后大概知道怎么使用产品。

这就是有趣的地方,美国用户如果碰到不能理解的特性或者交互方式,他们很容易就放弃了。这叫随性么…… 哈哈哈哈。

最后说到中国用户,就是咱们,哈哈哈哈。我参与测试的**产品用户群体还是偏年轻一些,所以这里只谈年轻人。我个人觉得中国的年轻用户群体对新的交 互方式的理解能力、学习意愿、学习成本压力承受度,都不低于欧美年轻用户,甚至可以说中国年轻用户在“琢磨尝试”这个方面更执着。

当然,我有一些自己试图的解释和论证,但是如前面所说,我这里只谈表象回答问题,不去论证。因为这个论证太大也太见仁见智了,所以这里不展开。:)

最后附加一个个人的见解,提问者所说的,Android搬iOS的设计,是照顾国内普通用户的“学习能力差”这个特性,我不认同。可能的解释是个人用户习惯、业绩压力、自然顺从业界统一形式、群体使用习惯等等很多,但是不是“学习能力差”。

因为我最开始已经说了,移动App这样的产品设计,还远远谈不上“学习能力”。

请记得,我们设计的产品,特别是面向大众的产品,90%以上是“小白”用户,他们不是不聪明,也不是学习能力差,他们是不屑于、且有太多选择。所以我们应该设计给他们的,是最简单、最适合的产品。

除去正式的用户测试、用户访谈,其实做个人用户研究、用户访谈很简单。我第一次去欧洲出差,对德国本地用户完全不了解,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为德国用户做好设计,我给自己订了一个每周与10个陌生人聊天的计划。

计划完成的很顺利,对我在德国设计输出、设计谈判、设计交付等工作有非常关键的帮助。

开讨论**的时候可以和德国同事聊天,以了解用户。

在和德国客户的宴**中,也可以和客户聊天,以了解用户。

今年世界杯,德国队得到了世界杯冠军。我还和德国当地陌生小伙伴们踢了球,踢球的时候也可以了解用户。

在法兰克福欢乐的游行中,也可以认识新朋友,了解用户。好喜欢这些欢乐的匈牙利兄弟。

**截图20141118225130

谢谢阅读!

 

原文来自:优设

原文地址:zhihu

作者:@EDC尤原庆

---蛙鱼源码WAYUYM.COM---专业提供网站模板,网站源码下载,教程培训,程序插件,网站素材等建站资源,主要收集各类精品源码资源,包含CMS程序模板、网站源码、游戏源码、APP源码等 ,所有资源都没有水印适合搬运,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优秀的建站资源共享学习平台!

交互设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