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7-30 10:13:42 人气: 34 评论: 0
虽然拙劣的设计俯拾即是,但是设计出易于理解、方便使用、令人愉悦的产品并不困难。
—— 唐纳德·诺曼
如果在旅馆里弄不清楚怎么开水龙头,或者面对不熟悉的炉灶或电灯开关时,即使再聪明的人也**手足无措。唐纳德A诺曼大胆地指出,不是你太笨,而是物品的设计没有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和心理。
目录
定义:
7±2法则是指:人在处理信息的时候同时最多可以处理9个,最少可处理5个。
简单点理解就是:当用户同时操作任务的数量越少,分散的注意力越少,正确率越高。
这个规律最早是在19世纪中叶,由爱尔兰哲学家威廉汉密尔顿观察到的。他发现,如果将一把子弹撒在地板上,人们很难一下子观察到**过7颗子弹。1887年,雅各布斯通过实验发现,对于无序的数字,被试能够回忆出的最大数量约为7个。
发现遗忘曲线的爱宾浩斯也发现,人在阅读一次后,可记住约7个字母。
这个神奇的“7”引起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兴趣,从20世纪50年代起,心理学家用字母、音节、字词等各种不同的材料进行过类似的实验,所得结果都约是“7”。
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米勒(George A. Miller)教授发表了一篇重要的论文《神奇的数字7加减2:我们加工信息能力的某些限制》,明确提出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即一般为7并在5~9之间波动。这就是神奇的7±2效应。
但是实验中采用的材料都是无序的、随机的,如果是熟悉的字词或数字,这样短时记忆还只能容纳“7”个吗?
例如:“c-o-o-p-e-r-a-t-i-o-n”,这个字母序列已经有11个字母,如果学过英语的人听到这个序列很快就能明白这是个词,意思是“合作”,并能很好地回忆出来,这不是违背了短时记忆的“7±2”效应了吗?
不是的,这恰恰是神奇“7±2”存在的另一个奇特的现象。
因为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单位“组块”本身具有神奇的弹性,一个字母是一个组块,一个由多个字母组成的字词也是一个组块,甚至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把小一些的单位联合成为熟悉的、较大的单位,而且对知识的熟悉程度还**对它产生影响。
例如:“认知心理学”5个字对于不懂心理学的人来说是5个组块;对稍懂心理学的人来说是两个组块;而对专业心理学学生、心理学家来说这5个字就只有一个组块。但不论人们储存的组块是什么,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组块。
(1)信息分类
7±2法则最简单的应用就是信息分类,最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手机号的模块组合,通常情况下被割裂成“3-4-4”的组合方式,减少用户的记忆方式。例如大众点评的注册页面和电话呼叫弹窗,都遵循了7±2法则。
(2)优化选项
我们可以查看线上大部分的 app 顶部导航栏,都严格遵循了7±2法则,虽然在横轴可无限滑动,但在显示区域只保持7±2法则的显示数量,例如今日头条、美团等等。
(3)页面布局
7±2法则可以帮助我们来优化界面布局,通过对模块的分类,将同类型的内容组成模块,用户可以通过先查询模块再来寻找具体的内容,看似交互路径变长,实则提高了用户的效率。
例如支付宝页面:
支付宝通过对同类型的功能内容进行组合,将大量的内容组合成模块,通过现寻找模块在寻找具体功能的方式,提高了用户的操作路径。
定义
席克定律的核心意义:人在面临选择越多的时候,所要消耗的时间成本越高。
席克定律,又称席克-海曼定律,希克一海曼定律(Hick Hymalrs 1aw)是一种心理物理学定律。表征人的信息传递时间与刺激的平均信息量之间呈线性关系的定律。希克和R.海曼1952年在选择反应时研究中得到。
用数学公式表达为:RT=a+blog2(n),其中,RT表示反应时间,a表示跟做决定无关的总时间,b表示根据对选项认知的处理时间实证衍生出的常数,n表示同样可能的选项数字。
这里我们核心注意一下“b – 对选项认知的处理时间实证衍生出的常数”,这是造成我们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在处理100个和10个的选项认知处理时间的成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1)提高选择效率
为了提高用户的选择效率,我们需要尽可能的避免的过多的选择摆在用户面前,否则用户**因为选项过多而犹豫不决,造成时间成本直线上升而导致用户放弃当前操作。
为此我们需要保持选项足够简洁,排除多余选项,只留下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选项。例如网易云音乐:
在网易云音乐中的歌单页面中,侧滑删除歌单的时候,只给用户“一到两个”选择,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快速的选择,不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进行认知思考。
(2)提高信息获取效率
通过“席克定律”将信息分类组合可以帮助用户提高阅读效率,通过同类信息的组合提高用户对信息的接受度,使得信息更加容易阅读。
例如淘票票的电影详情页:
淘票票的详情页通过的同类型信息的组合,帮助用户减少了对信息进行检索再组合认知的过程,减少了用户的成本输出,提高了用户的阅读效率。
(3)提高用户体验
当用户在处理应用操作的时候,所消耗的成本越少,心情自然**更加愉悦。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席克定律”来帮助产品提高用户体验。例如我们在进行一系列操作的时候,如果将所有选项都聚集在一起,**给用户造成极其差的用户体验,反之我们将所有选项拆解、归类让用户按照一定的步骤在每一页尽量做少的选择,则**营造一种较为舒适的用户体验。
例如 same :
same 创建频道的过程分成“4步”,每一步用户只需要面对少量的选项,直接将用户的认知时间成本降到了最低,无意为用户创造了一次愉快的用户体验。
(4)建议
将任何选项,包括按钮、图**、页面保持在最低限度的原因,消除不必要的选择,使产品的可用性更高;但是切勿绑架用户,限制用户的选择,例如一下系统的升级选项只有一个选项那就是“升级”。
定义冯· 莱斯托夫效应指的是相对于普通事物,记住独特或特殊事物的可能性更大。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特殊事物才容易被人牢记。
例如下图:
冯· 莱斯托夫效应的主要成因,来自人们**格外注意一些东西里的某个特殊目标,具有相对性,例如图**中我们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红色的西红柿,因为相对于当前的环境单个物体具有特殊性才使得我们对红色的西红柿印象深刻。
与当前“背景不同”或“经验不同”时,莱斯托夫效应就**发生。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实际案例:
(1)背景不同
在当前环境下,与周围为元素具有明显的不同,就发生了概“背景不同”的情况。
例如底部导航栏中的核心功能,我们**将其做增强的处理,放大 icon 、填充颜色或者区别设计样式,例如闲鱼和转转的底部导航栏中的icon:
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转转的“卖二手”和闲鱼的“发布”区别于其它的 icon 设计,使核心功能跳脱出来,让用户记忆深刻。
(2)经验不同
当现在发生的事情与过去经验有显著不同时,就**触发“经验不同”的情况发生。
例如现在每年的电商购物节,明显区别于日常的电商界面,通过对设计风格定制化的设计,加深对用户的印象,同时扩大了活动弄对用户的影响力。
(3)建议
莱斯托夫效应在设计中是为了强调重要模块或核心功能,如果处处强调,那等同于所有的事情都不重要。
今天我们分享了7±2法则、席克定律、莱斯托夫效应,我们再次回顾一下这三种交互心理学的核心概念:
参考链接:
本文由 @ 姜正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