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7-30 11:43:50 人气: 3 评论: 0
编辑导读:裁员虽然是公司结构优化的手段,但是也**对员工产生复杂的心理影响,对团队士气造成重大打击。在管理者已经决定裁员的情况下,怎么做才能将影响降至最低?如何尽量减少这种事情发生?本文作者依据工作实践的所思所想,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一起来看看~
首先,公司的管理层要意识到,“裁员”**对团队士气造成重大打击和长达几个月的影响。从时间周期上看,裁员之后“伤筋动骨100天”,团队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之前的高昂状态。
我直奔主题,在裁员动作中,有几个关键点:
实际上,以上仍是最终的无奈之举。无论如何,一次裁员对内部组织、市场品牌、客户信任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最佳的做法是:化有形的裁员为无形的常规优化。
如何能够做到“不裁员”?我们剥丝抽茧,从底层原因到表面现象一层层分析。
我按时间顺序罗列一下裁员原因:
最后这一点的正面教材就是华为的任总。
我在华为几次见到任总都看到他是愁眉苦脸的,他是真的忧心忡忡啊!2000年前后业绩大好时,他说“华为的冬天”、引入IBM的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还要求大家“削足适履”。
2013年华为**越爱立信成为全球第一的通信设备公司,我与华为战略部门的朋友聊天,发现他说的却是“后面通信设备的市场空间不大了,要找新出路”这样的话。后来华为做手机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CEO和公司高层不仅要有危机意识,而且要时常传递给中层和基层员工;企业各个层级的管理者只有如履薄冰,才**少犯不理性的错误,降低未来需要裁员的风险。
如何避免上面的这些风险呢?—— 其实无可避免。
一个创业公司需要尝试新产品、在机**来临时做“闪电式扩张”都无可避免。
但我们可以把以下管理工作做扎实,让问题能被及时发现:
有了以上这些财务方面的基础能力,我们才能做到:化有形的裁员为无形的常规优化。
既然一次裁员**“伤筋动骨100天”,何必不坚持底线、打好提前量?
大家现在就可以算算,公司的销售团队中,前30%的Sales完成了总业绩的百分比?**过70%的不在少数吧?
建立日常淘汰机制,是最高效、避免伤筋动骨裁员的方法。
具体做法如下:
以上就是“化有形为无形”的办法。操作难度不小,但这不只是为了不裁员,而是一个成熟的企业就应该具备的组织能力。
大家可以审视一下自己所在企业的财务、预算、绩效考评及日常淘汰机制,想想如何能做到企业平稳发展?欢迎留言交流!
吴昊,微信公众号:SaaS白夜行,纷享销客天使投资人、前执行总裁。20年企业信息化和6年SaaS营销团队创新经验,每天一篇2000字SaaS创业文章的坚持者,目前正处在从创业者向投资人的转型过程中。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