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03 09:19:56 人气: 5 评论: 0
作为社**最底层、最微型的零售单位,小卖部似乎无孔不入。
核心导读:
很多人从不在意,他其实很久没去过,甚至见不到“小卖部”了。
对于大多数在一、二线城市工作的80、90后来说,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小卖部”,几乎承包了儿时的不少美好回忆。然而,曾无限次光顾“小卖部”的80后、90后,也开始难得再去小卖部一次了。
从农村走出来来,并在一线城市定居的小杨,想起她儿时的小卖部,都是一样的感受:“只有回老家才有机**(去小卖部),最多的话一年去2次吧。但也是因为路过,回老家看望人,东西买起来方便,老家快递啥的不方便,我带着小孩,只能临时性买点诸如牛奶、成箱的罐头之类的东西。如果不是回老家,估计10年都不**去。”
当提及“小卖部”话题之时,有着相类似感受的人很多。
“很久吧,我一般去的话就只买水。小卖部其他商品对我没有吸引力!”
“好多年(没去小卖部了),不过很大部分不是都被便利店取代了呀?”
······
事实也证明,曾经作为童年幸福的象征物——小卖部,离长大后的我们渐行渐远。
人总是**对失去过的东西,喜欢进行“饶有深意”的缅怀。
曾在网络上看到过一篇关于小卖部有意思的解读,大概意思是说现代连锁品牌便利店,挤走了作者的童年记忆,但作者并不责怪便利店。反而是召集几个好久不见的儿时玩伴,一起再去原来的小卖部。以买下一大堆小卖部零食的方式,给这家即将关门的小卖部开了一场“告别**”。
这样的画面中,他们表示自己并没有哭,但却感觉到很难受。
此外,现在又频频出现“学校(幼儿园)内不得再开小卖部”的官方禁令。对此,一个有时代意义的问题不禁令人思考——小卖部要消失了吗?
同时,我们将小卖部放在商业维度丽,去看看这种社**商品流通最末端,最微型的经营方式,都有哪些商业价值。
小卖部,这个特殊时代里的产物,并无具体的官方概念定义。很多时候,老百姓是将小卖部和“夫妻老婆店”混用称呼的。
不同的是,“夫妻老婆店”的形态和经营面积可大可小,大到近百坪的社区**市,小到几十坪的杂货铺。
而小卖部,却集中体现出的是“小”的特性。笔者试图给出的标准概念定义是:全社**零售单位中最小的经营个体,在特殊场景里发挥着极强的刚性供给价值。
小卖部的落地位置,移动机动性,以及消费场景的适应性特别强。广泛分布在城乡各处,学校、小区附近或内部居多,公园广场以及各大旅游景点也都有它们的身影。
然而,近期的新闻又让我们意识到,这种渗透能力极强的微型零售小业态,确实越来越少了。
教育部网站消息,《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近日发布。其中第二十条令人关注:中小学、幼儿园一般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市等食品经营场所,确有需要设置的,应当依法取得许可,并避免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该《规定》在4月1日开始执行。
曾经管控极其宽松的小卖部,本有着非常大的经营自由度。在不少80/90后的记忆中,他们怀揣着几毛钱,去小卖部买着不知名的辣条不知是件多么幸福的事。但是,这样的品类经营方式,已经远远过不了现在“学校食品安全”这道高门槛。
而学校场景,也是小卖部高度集中的区域。消息一出,便引来不少网友的议论:对此规定,网友是持正反两方意见。
大多消费者并不知道的是,小卖部也有着极大的存在窘境:即便商品价格卖得比普通**市要贵一些,但是依然只有微薄的利润。因为极小的“小卖部”进货量一般不**太大,进而在上游进货渠道与连锁规模的便利店,或者是较大的社区**市相比,存在较差的议价能力,进货成本普遍高于其他零售业态。
此外,当社**零售业态逐渐丰富起来之后,尤其是电商的出现,令购物渠道变得越来越便捷,加上社区店和便利店的覆盖密度也越来越高。在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驱动下,众多因素一集聚,使得有限SKU,同时毛利又较低的小卖部,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
甚至可以说,在政策管控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前那些传统的小卖部好像正在渐渐“消失”。
小卖部真的**消失吗?我们在此大声的表示:不**。
因为,小卖部是在所有的零售供给方中,唯一属于经营方式,配合辅助场景需求的微型零售业态。
这话怎么去理解呢?
第一,场景需求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小卖部卖什么商品。这就意味着小卖部是随着场景变化而变化的,表现出来的差异体现在,学校内的小卖部主营商品是零食小吃、文具和玩具等品类,而居民楼内**更加偏重于日用杂货等,旅游景点则更不同了,以纪念品为主。
直到现在,在三、四、五线城市,甚至是县镇村级区域中,小卖部维系的是一个个场景中的裙带关系。相信“去XX家买瓶酱油,去XX家拿包盐”这样的话,有的人肯定是从小时候听到大的。
第二,微型业态令其具有极强的渗透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小卖部能开进封闭式的学校或者是居民楼内,而便利店只**选在校门口或者是社区外的临街。
这种渗透能力是便利店无法比拟的。
即便是在一线城市的北上广深,当你进入一个小区的时候,你可能**发现在一层的某个窗户口,贴着大大的手写或打印的标识——“商店”“内有**酒售卖”。这样的区域在北京朝阳区的像素小区、丰台区的南庭新苑都能看到。
第三,诸如商**百货、夫妻老婆店(社区店)等零售业态,它们都是在做一个固定场景(商圈)的固定商品生意,最多做部分季节性商品调整。而小卖部却**随着四季和不同时令的交替变化,根据不同场景的需求,近乎自我推翻一样的不断调整商品结构。
大多数的社区店一年到头都只经营着固定的商品,诸如**酒、粮油米面、家庭洗护等标品(不否认有少数的也**做出适应季节的变化)。但是像小卖部,除了经营饮品和零食这些标品外,还**适应季节或者是节日做出调整。如学校的小卖部在圣诞节**卖一些贺卡、毕业季卖一些相册。而农村地区的小卖部,在春节期间,甚至**卖**花、爆竹等。
零售市场是呈现碎**化的,尤其是越往小的业态越碎**化。同时,消费者的需求是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相比其他业态,小卖部更接近消费者,更能满足消费者的应急需求。
第四,从经营者角度来看,能够持续小卖部的另一重要因素,是人的剩余时间的价值溢出。比如某个单位门房传达室的大爷,某个小区门口的摊位门面,他们有自己的主业或工作。小卖部,有点兼职的意思。这种“兼职”的成立条件,是基于一个人和一群人,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交互关系,而小卖部只不过是这种存量的交互关系,所做的价值变现方式之一。
而这投射出来的具象很有趣,即我们**发现小卖部的经营者,大多都是中老年人,他们有大把时间做着很不“正规”的零售生意。或者说,他们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干嘛不挣点钱呢。
犹记得大学时期,每当宿舍大门11点就关门之后,走廊间就**传来叫卖声:“鸡腿儿、煎饼、泡面、花生、瓜子、冰镇的可乐,有需要的吗?”
这时,寝室无囤货的同学就**出来喊住学长,“给我来桶泡面,这煎饼是不是热的啊?”
有生意头脑的学长,就是利用这其中的差价挣得一桶金。
此外,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例子:公园广场是大多数人饭后夜间散步、消遣或约**的地方。有过此类经历的人一定知道,厕所旁边挨得最近的肯定就是一个小卖部。而且,纸巾的销量**大于饮料矿泉水的需求量。
为什么**举这两个例子呢?
因为这正体现出小卖部的一个很显而易见的价值——满足消费者的瞬间需求。瞬间需求,已经不是“即时需求”概念可以包含的了。只有瞬间这么极端的形容词,才能准确形容小卖部,在近距离交付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以秒计算时间的满足特性。
而无限近距离的实现交易及交付,也是小卖部最大的卖点。好像这个世界上,距离你最近的零售方式,就是小卖部。
中国小卖部的商业价值,其实等同于“有人的无人零售”。
无人零售的价值,是借助技术工具,将零售业中最常见的交易和交付两个点,通过智能手机与机器设备之间架起了连接。交付形式和价值体现在,无人零售是在物理距离上,最能无限近距离满足的。满足到什么程度?类似日本那样,可以前置到你身边。
小卖部,就是通过人工付出,实现了前置到你身边的快速交易。无人零售用技术做的事情,小卖部是用人做出来的。
无人零售技术,在以前小卖部时代,当然没有这种标准化的模式方案。因此,小卖部制霸社区零售的时代,几乎没有大公司敢于说,他们能做这种近距离的交易和交付。
古老的小卖部,新式的无人零售,两者体现出来的价值点非常的类似。
还有,高度标准化的商品,与极度非标准化的商品,相结合的混搭模式,让小卖部的价值更为独特。
诸如饮料、矿泉水、冰淇淋这种连造假意义都不存在的标准化商品,是每个小卖部的必有产品。而像一些手工艺品、本地特色的土特产,甚至是自家织的毛线拖鞋,自己纳的鞋垫这样的非标品,这些几乎是零成本的商品,也是小卖部区别于其他业态的独特商品特色。
零售作为中国存在至今的最古老行业,它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就在于所产生的交易频次和促成交易的三大固定条件——从经营者本身、商品本身,还是场景要求本身——这三个刚性且固定的条件当中,只要找出一个条件得以实现,零售的交易和商品的交付,就能实现。
哪怕像小卖部这样,显得很低端很土气。
小卖部这种零售方式,**成为中国商业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一个永久现象。
作者:郭之富,微信公众号:零售老板内参
编辑:万德乾
本文由 @零售老板内参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