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03 09:20:20 人气: 14 评论: 0
当我们研究平台时,可以尝试着先问自己关于文中的8个问题,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这个平台的形态框架。
当我们说起平台时,看似很熟悉,因为我们的衣食住行基本离不开它们,但又好像不能简单地说清楚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其实,当我们研究平台时,可以尝试着先问自己以下这8个问题,它能帮助我们了解这个平台的形态框架,这也是本文的主要内容,提供一个了解平台框架的分析方法。
注:本文介绍的平台型产品皆指互联网产品。
开始本文之前,我想先和大家探讨一下“平台”这两个字,很多时候,我们都误解了它。
当说起一个平台时,我们很多时候都下意识地把它当成一个企业主体或产品本身,**认为阿里这个公司是平台、滴滴打车的APP是平台……其实,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平台当做一个企业主体或产品本身,它是一个系统,企业主体及其下属的各部门是这个系统的参与者之一,充当系统管理者角色;用户所使用的APP是这个系统外在的表现形式之一,也不是平台。
所以,当我们去分析一个平台时,首先需要搞清楚:到底谁参与了这个平台?
以上是一个平台最为核心的参与者,是完全内生于这个平台的,如若将边界扩展开来,我们也可以将其它可能影响平台的相关者加入进来,如政府监管部门、媒体:
当我们了解了一个平台的参与者都有谁后,需要问自己第二个问题:这个平台是如何为参与者创造价值的?(即价值创造),紧接着应该去分析的是这个平台的价值分配(可参考我之前的一篇文章,本文不做分析了:电商平台的生态建设(八):关于有趣指数基尼系数的研究)
一个平台要想长期稳定发展,必须要能够给它的参与者创造价值,并且有一套具备激励效应的分配机制。
举一个例子:近几年非常火的一种平台是共享经济,如滴滴、优步、爱彼迎。共享经济分享的前提是许多物品在大多数时间是闲置的,如:汽车、房间等。在平台兴起之前,人们很可能把闲置物品借给亲戚、好朋友或邻居,但很难租借给陌生人,这是因为对于陌生人,你很难相信他在住了你的房子之后,房子还能保持原样。
查证信用是一笔很高的交易成本,通常对交易有阻碍作用。而平台通过提供默认的保险合同和信用系统鼓励诚信行为,显著降低了交易成本,并为首次供应产品的新供应商创造了市场。
而这就是爱彼迎为平台的参与者创造的价值之一——降低查证信用的交易成本,可见创造价值和减少阻力是可以划等号的。因此,当我们分析一个平台在为它的参与者创造何种价值时,可以用“如果没有这个平台,参与者之间的交互**面临何种阻力?这种阻力很大吗?”
以阿里巴巴B2B交易平台为例,1999年**创立它时,中国的中小企业面临着以下5个方面的挑战,阿里巴巴正是通过解决这些阻力而为平台的参与者创造价值发展壮大的:
当我们了解了一个平台的参与者、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后,需要问自己第三个问题:平台是如何设计以保证核心交互的数量和质量的?某种程度上,这比GMV(相当于一个市场的GDP)都来的重要。
各平台的核心交互是差异化的,衡量质量的指标体系也有所区别。所以,当我们说起一个平台时,一定需要重点去了解它的核心交互式什么?以及平台是如何被设计以促进核心交互的?举个例子:
滴滴这个平台的核心交互应该是“司乘安全地从起点到达终点的同时可保证低价格与好服务”,平台要通过各种机制设计以不断提高这种交互的数量和质量,我们可以看到滴滴的很多产品设计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一键报警、紧急联系人、司机入驻时的风险拦截、录音、快车5分钟无责取消订单……
我们很难用一个章节系统地分析出滴滴这个平台是如何设计以保障其核心交互的,我曾经分析过一个小平台『享物说』,光虚拟货币小红花,就有90多条公式在支撑其运行。(二手平台『享物说』的经济学原理)
但我敢说:一个平台的管理者中至少80%的部门和员工在为它的核心交互服务着,我们有时候之所以感觉不到,是因为所在小部门的目标是达成核心交互价值网中的一个节点,而非核心交互本身,比如客服团队的每一次接听电话都是在为平台的核心交互服务。
当我们说起平台时,到底在说什么?
我希望能通过问自己8个问题的方式去建立起分析一个平台的框架结构,本文已经说了三个问题,还有5个问题将在下一篇文章进行阐述,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平章大人,本名“方磊”,公众号:『平章大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就职京东商城-平台生态部。专注无界零售、平台生态、行为经济和营销科学化领域研究。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