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03 09:36:39 人气: 12 评论: 0
本文将从政策、网络、技术、行业痛点几个方面深挖网约车行业市场。并体验滴滴出行产品,分析产品发展历程,体**滴滴出行如何做到龙头企业,一家独大。
根据下述分析,你**体**到滴滴并不是你日常使用的打车软件而已,滴滴的成功也绝对不是发现商机抢占平台那么简单,而是从政策、技术、科技几大方面已经做好了走向全球、占领未来的打算。
据比达咨询发布的《2018年第1季度网约车用户调查报告》显示:用户在日常出行选择上,网约车已经**过地铁成为国民出行的第二大方式。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催生网约车发展的因素:
调查显示出租车为用户选择的主要网约车方式,占比28%。用户使用网约车主要是为了方便,有**过7成用户因为方便,能随时随地叫车而选择网约车。另外可以进行网络支付、降低坐黑车风险,也是用户选择网约车的一些主要原因。
(1)产品logo
产品logo选用的是一个橘色的扭转字母D,滴滴新Logo的颜色延续了滴滴原有品牌色桔色,设计上采用了滴滴拼音首字母D的抽象化设计,一方面象征着微笑,表达了“滴滴一下,美好出行”的企业理念;另一方面,也抽象描绘了道路形象,代表了滴滴所处的行业。
(2)产品名称
2014年5月产品定名为“滴滴打车”,在2015年9月更名为“滴滴出行”,出行一词较打车表现了业务的扩展。“滴滴”一词比照车辆鸣笛声,生动的体现了产品的定位,据滴滴官方来说,滴滴还作“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美好含义。
据比达咨询发布的《2018年第1季度网约车用户调查报告》显示:在用户最常使用的网约车平台中, 滴滴出行的用户常用率最高,达91.9%,嘀嗒出行排名第二,占比26.4%,易到用车占比25.8%排名第三。
根据2017年4-6月主要网约车App月活跃用户数分布图可见,滴滴出行有明显上升趋势,其他几个App均出现下滑。
2017年6月网约车App日启动次数中,滴滴出行以人均日启动次数4.4次居首位;在App日活动用户数量统计中,滴滴出行为日活跃用户1058.7万人,而第二名的易到为49.8万人。
从上述的数据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滴滴出行在网约车市场上是属于“一家独大”的领先地位。
(1)应用排名
根据七麦数据统计得出的app应用排名可得,在2018年7月14日至2018年8月13日滴滴出行在旅游类app排名始终为前三名,且在2018年4月21日被App Store精品推荐为今日主题。
(2)下载量
如下图可见,滴滴出行的下载量很高,在近一个月中平均下载量在15000左右。
(3)评分评论
根据七麦数据统计,滴滴出行的所有版本评分为4.5,共有510159个评分,其中五星评分为433547个,占比85%;最新版本评分4.4,共有197311个评分,五星评分占比82%。
根据评论可见,产品基本满足了用户需求,用户反响高。
(1)融资历程
滴滴出行App自2012年上市以来经历了6次融资,资产去向主要为技术的研发以及新功能的开展。
(2)业务发展
我们通过浏览滴滴的官网可以看出:滴滴的自身定位,并不只是一个给用户和司机提供更方便快捷经济化的网约车平台,而是通过自身的影响力为全球人民提供便利化的出行服务,进而提升其社**价值。
滴滴开展多重业务来满足用户方方面面的需求,并不断提高产品的智能化,上图只是将其一部分业务加以展示。从上图可见滴滴野心勃勃,其效率高、打车成功率高、方便快捷的背后是强大的算法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支撑。
滴滴目前正在开展全球化出行服务,已涉及的国家有中国、巴西、墨西哥、澳大利亚,并在与日本开展合作洽谈。
根据比达网统计的2018上半年度网约车行业发展监测报告可知:滴滴出行用户中男性比例较高,占比53.6%;用户年龄在24~34的最多占比44.7%;且滴滴出行用户收入最均衡,高收入人群占比最高。
我们再来看以下用户的地域分布:其中一线城市占比25.4%,二线城市占比40.8%,网约车App用户所在城市排行北京具首位,其次是上海、重庆、成都、杭州、深圳。
通过用户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滴滴出行的用户多为大城市,高收入的年轻群体,他们接受新鲜事务的能力强,消费水平高,为滴滴出行的产品扩展和研发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根据七麦网的应用描述得到的滴滴出行的基本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我们可以看出,滴滴出行可以满足普通用户和企业的绝大部分出行需求,为每位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了个性化的服务。
滴滴出行的功能结构图如上所示,部分相近功能以及小桔车服务的功能我未绘制,有感兴趣的可自行梳理绘制。
滴滴出行页面正中是路况实时图,显示的是当前位置以及附近车辆;页面上方是分类栏,进行功能切换;最上方可进行城市选择。
左上角和右上角是我模块和消息模块图标,点击**产生左右滑动的交互效果。
页面下方是常用输入框,如上下车地点输入,公交线路输入等,向上滑动可唤起活动栏,这一部分主要是活动推广和广告。
根据产品数据统计发现:出租车和快车是用户最常用的两种功能,页面中心显示的是当前所处位置附近车辆情况,以及预计上车时间,帮助用户对打车成功率及等待时间有所估计。
用户可选择现在打车以及预约,预约打车需要用户选择预约时间,其他流程均与现在打车相同。打车平台将打车的流程简化得与平时打车无二致,基本流程是输入要去的地方,等待司机,下车支付。
为了提高用户体验,用户可更改上车地点以免GPS定位不准确给打车带来的影响,可增加红包提高打车成功率,可以给司机捎话来满足个性化服务。
在有司机接单后,平台将显示司机的基本信息,并开放临时消息窗口和打电话功能,来帮助用户和司机的沟通。为了信息安全,平台不予显示司机的电话,临时对话窗口也**在行程结束后被关闭。
同时,平台也**显示司机行程帮助用户在等待时对上车时间有所预估,增强用户体验。
顺风车包括乘客和车主两个模块,行程也根据距离远近和是否为机场车站进行了分类用户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1)乘客
乘客模块与约出租车和快车的流程基本相同,乘客要选择起始和结束地点,填写乘车人数和出发时间这两个基本信息,出行要求和感谢费用户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页面下方是顺风车的价格,且用户可以选择是否拼座,拼座成功后的价格优惠也在下方显示。价格全部透明可见,减少用户担心坐黑车的恐惧心理。
(2)车主
顺风车车主的注册需经过如上几个步骤,在审核通过后即可参与接单。
在近期滴滴出行的体验过程中,我发现滴滴的成功绝非只是发现了一个商机那么简单,整个产品都透露着一种“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虽野心勃勃但无比稳重的风格。
(1)功能上的“虎视眈眈”
滴滴出行在产品上市初期,被定义成为乘客和司机双方提供方便和利益的借由网络和大数据兴起的网约车平台。现如今,滴滴出行的大部分用户也是着重使用它的出租车约车服务,但滴滴并不满足于此。
我们由此可见,滴滴不只是网约车平台,按他们自己的话来说是要改变人们出行习惯,创造社**价值。
(2)发展上的“野心勃勃”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知道滴滴出行版本更新后加入了很多的功能,但我们在实际体验时候并没有感觉到这些功能影响了界面的简洁性,或对我们的操作产生了什么不必要的影响。
“用户体验为先”,滴滴如果把新功能或者活动放在用户关注量大的出租车、快车等界面**极快的提高活动的曝光率,对产品来说能起到很大的推广作用,但对用户来说这些信息无疑增加了操作的困难性也降低了页面布局的简洁。所以滴滴都是使用分类栏新建标签,来增加新功能或者做活动推广,这样一来如果用户不需要便不**收到这些信息的打扰。
同时滴滴把一些不常用的功能,比如:积分商城、办手机卡、滴滴保险、滴滴金融等都放在隐藏的菜单栏中,只要在用户唤醒的时候才在页面中展示,滴滴的每细节都做到无微不至,体贴用户。
我们总结可以看出:滴滴的成功在于“你把我当网约车平台,他把我当网约车平台,但我自己绝对不能只把自己当网约车平台”。滴滴在发展的这几年无不展现其宏图大志,走向全球,引领科技。
同时,滴滴坚持用户体验为先,良好的体验背后是交互的细节、技术的支撑以及企业不急不躁的推广。
另外滴滴的成功还得利于其有的放矢的,明确自己每一步背后的意义,举例子来说:现在几乎所有的软件都**加入社交功能以增加用户粘性,支付宝也加入了此功能,但加入后发现基本没人**用,这就是因为支付宝在加入此功能前并没想清楚“用户在什么场景基于什么目的**使用这个功能”,而是一味追求用户粘性增加了一个无用功能。
但回顾滴滴的发展,不管是加入专车、合作ofo、上线公交查询都是紧密的围绕着“出行”这一定位。再往远说,小桔车服务、保险、金融甚至外卖也都是围绕着与“车”,与用户在这个产品下的需求相关的,而不是加个什么“视频”、“社交”这些功能。
如果用户需要这些功能何不去**、微博呢?
如果滴滴再加入新业务,笔者认为增加“滴滴快递”也是不错的选择。
以上是分析滴滴出行产品得到的一点愚见,也希望大家能不吝赐教。但有一点毋庸置疑,我们每个产品人都应该从滴滴出行得到许多。
本文由 @Crystal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