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03 10:14:45 人气: 10 评论: 0
互联网热的发烫,互联网+的口号人人知晓,互联网究竟干了些什么?一没产粮二没产羊,但却做了一件更为关键的事情——连通信息。
在一切皆在O2O的时候,以果壳大大为首的“在行”类APP,做起了经验、人才的O2O买卖,那些你可望不可及,想要沟通的大佬、大哥和大爷们,突然胸前挂起了牌子明码标价,支付一顿饭钱就能与之畅聊一个小时,让众多迷茫青年、创业勇士、不是CXO就是在成为CXO路上的中关村精英们,如获至宝。
之前写过一篇有关“在行”产品分析的文章,收集了用户的回馈后,发现这种模式叫好不叫座。
知乎上一位被约过数次的行业大牛直言:“这种模式下,老师觉得亏,学生觉得贵。”想想也是,人家一个讲座收费10W+,辅导你一个人还是个性化定制只要小几百,还得承受你后期可能不断追问的骚扰,何苦呢?
想要打破这种僵局,我想到了三个方向:
现在的“在行”,众多老师的介绍中,越来越多的人走向了第三个方向,即:我的时间远不止这么点钱,我应约你是为了了解你,做你成功的土壤,为我们将来的合作打下基础。
但现在的“在行”,更像是早期的知乎,大牛往往有着耀眼的头衔,被邀请的居多,而不是现在的知乎,开放注册,草根也可以贡献自己某一领域的知识成果。
前不久写了几篇有关面试的经验贴,不少朋友找我来聊聊自己的面试情况,初期还好,当人越来越多的时候只能疲于应付,吃不消。
经过一朋友点拨:与其应付,导致双方都不满意,何不对自己的经验收个费?
一方面付费可以筛选掉咨询意向不强,没事聊两句而已的对象;一方面也能让我更认真的,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分享经验给出建议。
结合之前的打工经历,自己一小时的时间大约值100元,初期尝试就降低为50元。
价格有了,形式如果模仿“在行”式的约谈却有另外的问题。
一是不见面的通话1小时,对于双方的心里成本都很高,付费者需要想清楚所有的问题,并在一小时内提出,而我需要准备好能讲一小时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没有前期交流的情况下,无法准备充分。
相比较而来,微信语音的方式经济实惠,异步交流也能让双方有充足的时间思考,但中间的停顿时间如何计算又是一个问题。可能我是在思考,微信那边的你觉得我是在消耗时间。
考虑之后,采用了便于量化的措施——问题计数。可以在无限长的时间里,向我提出10个问题,我**语音尽力全面作答。这样一来,双方的使用压力都减少很多,同时付费者也可以随着自己校招的进度,不断发现新问题,不断提问。
如果说“在行”更像公司招安了大牛后,进行B2C的操作,我这样野路子的尝试就纯粹成为C2C的经验买卖。
细细想来,这样的模式与知乎、百度知道都有相近之处,只不过一个问题大家答,变为了一对一的交流,而虚拟经验值也变为了更实在的人民币。同时知乎的模式重在提出问题找答案,而此野生经验买卖还是通过找人,来确定一系列问题的发问对象。
行为的核心,还是落在了人本身。
无论是曾经的威客(代表为猪八戒网),还是后来的百度知道,以至于现如今的知乎。本质目的都是通过互联网,给寻求知识与拥有知识的人之间搭建起沟通与交易的桥梁。但对于一部分用户来说,这样的服务有其弊端。
对于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如创业的坑,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如何成为一个像某某大牛的人,这样的问题,当一堆答案铺在面前的时候,我们选择任何一个去实行,都**付出大量尝试成本,甚至是不可逆转的时间、精力损失。答案看起来都对,选谁呢? 这时候选择的依据又落到了“人”本身,一个有头衔,有可信经历的人,**减少我选择错误的几率,同时可以多个关联问题一起发问,全方位的获得答案,这是单个问题悬赏回答所远不能及的。
一番体验下来,双方的体验都不错,或许当“在行”进一步拓展用户群的时候,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行家”,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上指点一二。
Rock,微信 ( Rock-Fri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学过理工后从文,当过记者后还是发现自己热爱着互联网;关注互联网上社交产品与信息,喜欢一切让生活变的有趣的事物与理念,热爱产品工作并想将其发展成自己所热爱的生活中的一部分。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