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共有456家创业公司的创始人或创始团队来自中国互联网巨头公司。
离职创业在选择项目时必须要面对的是和老东家的关系,有的与老东家亲密合作、成老东家产业生态链上重要的一环;有的则在激烈竞争,与老东家不相往来,甚至水火不容
互联网巨头的高管或普通员工还**接连不断地涌向创业大潮,这或许**成为中国独特的创业文化
2011年,时任网易副总编辑张锐选择离职创业做春雨医生APP时,对于他来说是人生的一个突破,但对网易来说,这并不是一件新鲜事。
张锐离职前后,网易已有很多高管和员工选择离职创业,放弃大公司的保障和稳定的生活,选择未知但有无限可能的创业路,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网易门户业务原负责人李甬离职做在线教育猿题库,网易新闻中心原主任李明顺离职做互联网金融好贷网,网易原总编辑李学凌离职做YY语音,网易原高级副总裁关国光离职做快钱,网易原副总裁喻华峰离职做本来生活网,网易原副总编辑唐岩离职做陌陌……原来他们都是“网易系”出身。
这并不是网易的专利。2012年辞任盛大云CEO、盛大在线首席安全官,季昕华创办了UCloud。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这已经很正常了”,他的朋友圈里**离职的人叫做“南极圈”,百度离职的叫做“百老汇”,金山离职的叫做“旧金山”,盛大离职的叫做“盛斗士”,此起彼伏的讯息告知着这位离职者又去创业做了什么项目,那位已经创业的离职者正在求合作。
这些互联网巨头的员工创办了多少公司?据IT桔子不完全统计,共有456家创业公司的创始人或创始团队来自中国互联网巨头公司,并**点了阿里巴巴、**、百度、新浪、搜狐、网易、盛大、金山、华为、Google、微软等“11创业派系”,被公众所熟悉的嘀嘀打车、蘑菇街、迅雷、你画我猜等项目名列其中。
偌大的江湖,原来只是几个游泳池。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发展十余年,不仅诞生了行业内的巨头公司,同时在人才培养、业务锻炼、聚集资源方面积累了大量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从高管岗位或是普通员工离职创业,这些创业者在选择项目时不满足于简单的“复制型”创业,而是努力做一家真正的“创新性” 公司,季昕华说,“巨头基因”提醒他们,如果做一个完全一样的东西**越很难,从另外一个角度做才有可能成功。
曾经“好乘凉”的大树,现在成了职业发展的阻碍
作为中国首代黑客代表人物之一,季昕华先后在华为、盛大、**工作,在盛大、**时均已在安全领域做到了最高职位,职业发展的瓶颈摆在了他的面前,简单说“升不上去了”。
与此同时,他强烈感受到了中国互联网正在涌现出无限机**,VC和各种创业平台出现,创业门槛正在不断降低,已经没有了家庭经济压力的他在2012年作出了创业的选择。当时在**担任无线搜索产品总监的吴国鸿称,他发现iPhone大卖,微信火爆,一切信号都提醒他——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来了。
1994年,中国互联网诞生,随后经历了3次创业热潮。第一次热潮,是由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的创建开启;2002年开始的第二次创业热潮诞生了百度、阿里巴巴等展现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公司,电子商务、团购、IBS、社区、游戏等行业活力旺盛;2009年至今,第三次创业热潮意味着即时网络时代来了,微博和微信出现,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在世界上有了更强有力的展现。
2011年,在阿里巴巴工作了9年的叶进武同样感受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即将到来的讯息,这一次他不想错过。叶进武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深层次的原因是,在阿里时虽然已经做到了很不错的职位,个人生活质量也很不错,但永远不是公司内主导的人。“在很大、很完备的一个公司内,无论你的岗位是管理层还是员工,每个人都只是公司很小的一部分,30多岁了,我还是想做一些自己的事情”。
“其实这挺正常的。”张锐对记者说,对于身边的不少高管去创业的情况他觉得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互联网行业本身就是这样一种文化,变化性非常大,行业流动也快,当互联网出现这样一个机**时,自然**有人出来创业,抓住这个机**。
这种所谓派系真的存在吗?张锐认为根本没有“派系之分”, “他们都是基于自己的人脉、资源、经验选择项目的,只不过互联网的特性促使这类创业者用一种新的操作去创业。”
持相反意见的季昕华认为这种派系存在,主要体现在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诸如华为的狼性文化、**的小步快跑、盛大的开放,这些互联网公司的理念感染着员工,形成的圈子使得彼此交流起来**简单一些,他透露,如今“旧金山”、“百老汇”、“盛斗士”、“南极圈”等都有自己的微信群,线下时常聚**。
不过,离职创业在选择项目时必须要面对的是和老东家的关系。在吴国鸿看来,选择项目时并没有考虑到和老东家的关系,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兴趣、经验和行业的缝隙作出决定的。“我对无线搜索比较擅长,又发现人们对短视频的青睐,很自然地选择了口袋视频这个项目。如果我去做农业那肯定不靠谱”。
吴国鸿只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创业,对于叶进武来说,他的项目盈盈理财服务于不懂理财的草根用户,这样似乎与老东家阿里巴巴有些“针锋相对”。他在阿里巴巴工作了9年,曾在支付宝财务、商户、用户等事业部担任高管,2013年6月离职时,他就已经知道阿里巴巴在做余额宝。
叶进武知道,他的创业项目与余额宝服务的对象是接近的,但他并不担心,中国的理财市场太大了,阿里主要是做PC端,他主要做移动端,一年来,盈盈理财从代销货币基金,逐步渗透进入网贷市场。他的经验是,“和巨头比拼服务一定要拉开,巨头多做标准化产品,我们做个性化产品”。
毋庸置疑的是,像他们这样的人很多,互联网巨头孕育了大量创业公司。据不完全统计,“**系”诞生了48家创业公司,“阿里巴巴系”诞生了75家创业公司,“百度系”诞生了32家创业公司,“盛大系”诞生了57家创业公司,“网易系”诞生了35家创业公司,“新浪系”诞生了31家创业公司,“搜狐系”诞生了33家创业公司,“金山系”诞生了36家创业公司,Google(谷歌)系诞生了32家创业公司,微软系诞生了44家创业公司。
季昕华说:“在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对的,尤其是第一份工作选择到大公司工作,但在个人成长后,大树也**成为障碍,所以需要离开它获取更多的阳光和雨露,成长为一棵更大的大树。”
和老东家说了拜拜,但还**再见
互联网巨头公司是否是创业之前的“练功房”?
吴国鸿认为,行业内的确有这样一种印象:百度的技术牛、**的产品牛、淘宝的电商牛,在创业选人时**潜意识吸引这样的人,“但创业实际上是自己资源、人脉、技能的变现,在巨头公司的经历对于创业有帮助,也有危害。”
吴国鸿承认,在创业初期,“**无线搜索产品总监”的光环的确带给他很多便利。他在职时,就曾有投资公司找他,承诺只要是他的项目就给投资,这对他具有极大诱惑,离职创业几乎没有什么风险。“因为投资方看重的是创始人的平台,相信好的平台上的人素质**很高,如果创业做的是同业务的项目自然**加分”。
**出身的天使投资人曾李青曾直言不讳地说,投资只认自己人的**系人马。以开**为例,与来自非**的创业者开**,他有时**感觉踩不到点上,开了半天**不知道解决了什么问题,但**出来的员工不一样,当A说了1之后,B就**想到3,C就**提到5,这就是**的文化。当然,他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所投创业公司如何面对**。
这种“加分”不仅体现在和投资人的接触机**多,拿投资容易,还体现在招聘时。相比较而言,创业公司比其他大公司招人的吸引力低,吴国鸿往往**介绍自己的背景增加求职者的信心。
中国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这类创业公司在公司简介中,一般在介绍创始人时第一句话就**写上在老东家的“高大上”岗位,并且还**详细写下在老东家工作所有岗位的信息,展现创始人在各岗位的经验。
在创业之后,“圈子”还给季昕华带来了业务。中国最火的刀塔传奇之前的云服务是由一家著名互联网公司负责,发现性能不好想要更换厂商,刀塔传奇的创始人是从**出来的,对同是“南极圈”的季昕华有着天然的信任,测试后改用了季昕华的UCloud产品。
吴国鸿坦言,互联网巨头经历所体现的“危害”主要体现在思维方式。巨头公司需要的是补短板,客服、公关、营销哪一个岗位做得差都说不过去,而创业公司需要的是把自己的长板不断延长,从而补给短板,只要抓住市场的机**就有生存的可能。“如果创业公司一直盯着自己的短板就**非常累,有可能导致失败”。
在与自己老东家的推出服务于同一类用户的产品时,叶进武认为反而是好事。他认为,教育用户和普及观念一定要巨头公司来做,这是从0到1的工作,然而理财的市场很大,创业公司的工作是要把1做到10,所以巨头做的是标准化产品,而创业公司耕耘的是细分市场。
叶进武称,支付宝的从业经历最珍贵的是带给他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可能。毕业后,他先是在一家**计师事务所工作4年,后才进入阿里,这带给他互联网的思维方式。例如,他在设计盈盈理财时,第一考虑的是用户体验,这种理念在传统金融里不是没有,而是没有如此强烈。
但是,在记者的采访中,也有一些公司创始人不像上述离职创业者那样侃侃而谈,而是对老东家的任何问题都避而远之,一律不回答。
IT桔子统计发现,这些公司正在成为国内互联网创业江湖的中坚力量,有些发展快速、拿到千万元级的投资;有的才刚刚起步、可能公众还未听说;有的与老东家亲密合作、成为老东家产业生态链上重要的一环;有的则在激烈竞争,与老东家不相往来,甚至水火不容。
互联网巨头成创业公司的孵化器
“BAT等其他互联网公司未来**成为创业公司的**埔军校,勇于离开互联网公司创业的人相比较而言比较多,而且这些人的创业项目更倾向创新性。”叶进武说。
其中一个原因是,互联网公司的员工更“无畏惧”。以阿里巴巴为例,淘宝网2003年成立后发展很快,2007年至今获得井喷式发展,很多员工是伴随着阿里巴巴从一个小公司成长起来的,他们见识过一个创业公司是如何壮大的。
如今,中国的创业环境越来越好,门槛越来越低。张锐说,当创业的门槛逐渐降低,市场的竞争越充分时,这样的公司**越来越多。让没有经验的大学生毕业创业的失败率**很高,而这些有经验、有能力、又对行业了解的互联网从业人员更易获得成功。吴国鸿身边一个成功的套路是,**游戏的员工离职后直接去开发游戏。
季昕华深有感触地说:“中国互联网巨头**成创业公司的孵化器。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英特尔培养了很多做芯**的人才,雅虎培养了很多互联网的人才,中国也是一样,大公司出来的人培养了不少人才,成为一个新的群体,未来这个群体**成为中国互联网的主流。”
观察这些创业项目的现状,似乎证明了创业者的“出身”并不重要。有些项目销声匿迹,有些在资本市场和口碑上都获得了成功。最新消息是,7月22日,李甬带领的网易团队离职创业的猿题库宣布,公司近期获得新一轮1500万美元融资,投资完成后公司估值达1.25亿美元。
季昕华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从A公司出来的人,往往不**得到A公司的支持,甚至**得到打击。例如,滴滴打车的创始人程维之前担任淘宝B2C事业部副总经理,滴滴打车背后支持者却是**,竞争对手之一是阿里背后支持的快的打车。支付宝出身的叶进武在创业之后,认为百度手机助手的首发对于公司帮助最大,因为盈盈理财现在40%**都是百度带来的。
唯一能肯定的是,互联网巨头的高管或普通员工还**接连不断地涌向创业大潮,这条被无数前辈踩过的土地已经成为了“路”,这或许**成为中国独特的创业文化。最新加入此队伍的是网易门户副总裁、总编辑赵莹。8月6日,她发出内部邮件宣布离职,有消息人士说,她是离职创业。
谁也阻挡不了这场潮流。网易CEO丁磊在回应赵莹的邮件中称:感谢那些已经离开的人为网易所作的贡献,祝愿你们事业顺利;祝福那些还在留守的人为公司持续地努力,相信你们前程似锦。只因“天涯原咫尺,何处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