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是一个好消息。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消费者们再也不必为了使用他们需要的功能而被迫注册一项他们从未想要的服务。这对我们这些用谷歌搜索交通和新事物的人来说也是好消息,对我们来说,更新Google+上的简介以满足谷歌越来越具体的要求简直是一项多余的负担。
事实上,一旦这阵尴尬的刺痛过去,这最终对谷歌来说也将是一个好消息。Google+之所以失败,不仅是因为产品执行过程的拙劣,这也是谷歌在战略上错误思考的结果。
再说,对谷歌而言,Google+基本上已经走进了死胡同,将其抛弃反而**有好处。原因如下:
1.谷歌将Google+推荐给用户的尝试无异于请人发起反垄断诉讼。逼迫用户在使用他们需要的服务前接受一款他们并不需要的产品,这被称为捆绑,在某些情况下,这是非法的。谷歌笨拙地对Google+进行整合的行为是否逾越了这根红线还有待争论。联邦贸易委员**曾调查过这个问题,但没采取行动。尽管如此,谷歌经常发现自己面前站着不少的反垄断监管者,但它还根本没有在他们鼻子前面挥舞大红色斗篷。
2.当初根本没必要强迫用户使用Google+。有人提出,Google+能极大地提升每个使用谷歌产品和服务的用户的价值,因为对打广告的人来说,他们将能被允许使用整个谷歌系统的数据来追踪和分析用户,而且公司还能利用“+1”按钮在每个页面上追踪用户。但如果要做到这些,你又何需一个全新的社交网络?与其把Google+打造成一个统治一切的至尊魔戒,为何不从Gmail上下手?Gmail早已通过非强制的手段自然而然地赢得了五亿多用户。(事实上,根据Recode的报道,Google+的登陆组件可能**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产品。)
还有人提出,如果谷歌搜索不能接入用户的社交数据,这对谷歌搜索将有所不利。但即使是Facebook,也没找到如何把用户的社交资料转变为有价值的搜索产品的方法。
3.比起打造一个包含成千上万种不同功能的**级产品,打造一堆独立的产品是一个更好的途径。至少这是Facebook在后来得出的结论。数年来,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曾尝试着在同一把伞下做所有事情,他现在则专注于对Facebook旗下的产品进行分类,打造类似于Messenger、Paper、Instagram和WhatsApp这类提供“单一目的和顶级体验”的产品。
将产品分类不仅能降低潜在新用户的注册门槛,这也是因为一个专注于其分内之事的产品往往做得更好。这是Google+前成员丹尼·克莱顿(Danny Crichton)从那段工作经历中学到的经验:
我深入研究过每个创建人的经历,从他们的经历中,我学到的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专注绝对是一切。一旦你有了两个目标,即使其中一个目标较为次要,你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也**开始走弯路,你的产品**深受其害。
文章来源: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