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03 11:27:09 人气: 10 评论: 0
很多人都在讨论Facebook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出现?苹果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出现?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像硅谷那样的创业园区?
写在前面的话
在几年前就互联网关注者们开始讨论这样的问题,听到的一个很流行的答案就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导致了上述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相当不负责任的回答。
在我看来,我们不应该把这种问题让教育行业来负责,我们应该去思考我们自己能够做些什么。
我们自己有没有对中国的行业环境进行分析?
我们在做互联网的时候除了抄之外,除了喊“用户体验”的口号之外,有没有真正把心思花在用户网民的感受上?
我们**不**静下心来去真正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我们**不**去问问自己和身边的朋友互联网对我们而言究竟有什么作用?
同样作为网民的我们,我们心里面想要什么?
这些问题如果不去思考,我们就永远不**打造出对网民有帮助同时也受欢迎的产品。长此以往,杯具就发生了:永远是跟着别人走,讽刺的是每次当最后别人的模式在中国难以实行时,我们又**回过头说:“啊,其实模式还是不错的,这其实是自己的国家教育有问题。”教育行业的人也挺悲催的,躺着也中枪。
Facebook这种模式为什么很难进到国内?
人人网为什么转型没有立竿见影?
中国为什么微博火了?
在中国怎样的互联网社交环境能够让中国网民受益更多?
今天这篇博文中上面这些问题我们都**谈到。文章中我们要提出的论点就是:半封闭式的互联网社交环境更适合中国人。互联网本身就是要让人与人之间更加自由地去沟通,传递信息,主张的是去建造一个更加开放的世界,为什么在这边又说要半封闭呢?
这个话题本来就很大,里面涉及信息的价值、传递平台、受众群体及其文化等各方面因素,所以,我将详细地分这几步进行探讨:
#1 从中国最火的社交媒体–微博开始,来讨论中国人都用互联网干些什么?
#2 讨论我们平时利用互联网都传递些什么信息?这些信息有无价值?
#3 在中国最有价值的信息藏在哪里?
#4 从信息价值的角度,讨论我们大多数人更需要哪些类型的信息?该去哪里找这些信息?
#5 最后**提到一个“漏斗”模型,引出半封闭式互联网社交环境的概念并加以分析描述,最后一节极其学术,建议先看我画的那个图再看文字。
定义
先定义下文中**提到的几个概念:“半封闭式互联网社交环境”、“全开放环境”、“工作”的概念:
1.“半封闭式互联网社交环境”:
文章开头那张图就属于这种环境。具体是指互联网中以少数人(比如100人)为一个整体,聚集于某个虚拟空间,这100个人关系通常很密切,往往对应的关系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关系,如:非官方公益组织;企业某部门;某小企业团队;某研究室成员;类似于乐队的业余组织等等。
我们称之为“团队”。他们可以在虚拟空间里面相互分享有相当价值的信息,是否把这部分信息向外传播取决于他们自己,可以向外传播的信息叫做“新闻”。这个“团队”里面的人们也可以关注其他”团队“对外布的“新闻”,但是看不到其它“团队”内部在谈论些什么。
2.“全开放环境”
类似于微博等社交网站,所有关注你的人都能看到你发的内容。又诸如搜索引擎,普通门户网站,这些信息对所有人公开的平台都属于全开放环境。
3.“工作”
在这里是个广义的概念,不单单指平时我们朝九晚五上下班那种工作,还包括诸如:一帮彼此熟悉的音乐爱好者一起开发一张音乐蓝光CD;业余时间和自己的朋友共同做个网站;定期去参加类似于创业周末的公益组织所举办的活动等,这种有价值的事儿都算是工作。
4.“工作”信息:
对“工作”有帮助的所有信息。
定义这一部分可能难理解,没关系,这些概念在下文我们提及的时候我**再讲明他的含义。
目前中国最火的社交媒体是什么?
尼尔森2012年出的《中国社交媒体受访用户研究报告》提及:微博在中国的覆盖要比SNS社交网站多。报告提到,“微博触达了97%的主流社交媒体的使用者,而SNS只有70%的触达。”
尽管微博在中国起步要比SNS晚,但是从2011年开始微博用户增长速度已经大大**过SNS。Cnnic发布的29届互联网调查显示,2011年,微博用户增长了296%,SNS用户则增长慢于总体互联网用户数的增长。
到底微博为什么这么受中国人推崇?
我们不妨从用户的文化特色去考虑。
中国是一个集体看客的社**,大家普遍喜欢围观,跟着大牛吐槽、起哄。这种现象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看过鲁迅先生作品的人都非常清楚阿Q正传中描绘的看客:人们一旦听到某个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哪怕是芝麻大的事,只要一开始有几个围观的人,一定**在短时间内吸引更多的人,有时甚至还**造成交通堵塞,大家很享受这个“看”的过程。这就是我们所称的看客文化,没什么对与错,这只是一种现象。
很多用户用微博最大的作用还是“看”,看什么?主要有这三大内容:
看身边发生了什么新闻?(比如天使妈妈基金报道的那个可怜的小男孩的故事);
看别人在吵什么?(比如雷士照明创始人和投资人这段时间由于内部矛盾引发的两人在微博上的争辩);
看娱乐圈又发生了什么?(比如每次陈冠希在网上一发“某某,我真的好喜欢你,有谁能帮我告诉她”类似话语,总能引来围观)
由此可见在使用微博的时候,人们的这种“偷窥”心理被得到很大的满足。
所以说,微博被称作是一个八卦平台,很有道理。更有意思的是人们在各自“偷窥”好以后,还**拿来“谈‘,谈论这类话题大抵处于下面这三个目的:
初识话题:平时陌生人初次见面的时候,互相还没有什么了解,先谈论谈论微博上的内容;
寒暄问候:谈论公事的时候不**上来就直接进入主题吧;
朋友闲聊:朋友之间来往,经常把微博当作茶余饭后闲聊的话题。
看客是中国人固有的文化,恰恰正是因为互联网的存在把“看客”保护起来了,以前人们是要跑到事发地点,伸长脖子去看,而现在是躲在一个地方拿着高倍望远镜在那里看,最终一个个都成了“偷窥”者。你说这样迎合大众文化习惯的微博怎么可能不火?
微博上的内容营养大吗?
不过我和朋友们在聊微博时**有这种感觉:谈论微博上的内容多了就**觉得开始无聊了,或许是因为实际上谈论的这些微博内容,说实话和我们自己的生活没什么直接关联:
陈冠希喜欢谁跟我有什么关系?
雷士照明我干嘛要关注,我们家用的都是飞利浦的LED灯;
众多社**阴暗面的新闻只能让我更加生气,我能做的除了点击天使妈妈基金捐助一点金费后,就没有了。类似的新闻也就扫过而已。
所以微博的内容就像是一个快速消费品,看了读了聊了然后就直接扔了,我们没有驻足停顿去思考微博的内容。微博从限定140字数开始,就意味着微博的目的不是让你思考,而只是满足你的视觉冲击。做一个比喻,拿电影来说,微博上的信息就是美国大**,冲击力强,但是也就那**儿新鲜。所以之前说的时间长了感到无聊也实属正常。
回过头来看微博信息价值的问题。
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你可能**拿一些用户群体没有那么大的网站和微博比较,去比较两者信息架构、信息价值的差异。比如说知乎上的信息主要由很多问答形式呈现,这些信息相对微博就具体很多、专业很多、更有针对性。
信息,有个很有意思的特征:一旦它具体了、和实际沾边了、不是空话了,价值就出来了。
比如说我刚刚登陆了知乎,列举一些问题给大家看看:
“2001~2003 年小熊影视文艺论坛大量产出优质讨论的原因是什么?”;
“什么叫朋克摇滚?”;
“为什么用取景器拍照一段时间就眼花”。
这些都是很具体的问题,有的已经涉及到身边的事情,的确是很有营养的问题,为什么知乎上面能够出现这些问题,而微博上却只能找到很笼统、宽泛的信息?两个重要的原因:
第一是内容形式:知乎只能发送文字。
电脑屏幕每天都刺激着我们的视神经,那你知道我们的视神经对什么东西最敏感呢?就如下面这张图所说的一样,最容易吸引视觉的是颜色,接着是图形,最后才到文字。此外,比视觉更能吸引人关注的是听觉;比听觉更有吸引力的是视觉、听觉结合起来的形式,叫做视频。
而文字的东西能够让人们只能关注内容,关注文字背后的价值,所以知乎上的问答内容,**更导向性地让人们去思考,然后去提问、去回答,从而创造价值。
当然光是“文字形式为主”这点还不够,因为百度个别贴吧也是文字形式为主,很多论坛也是,但是为什么最终就成了人们灌水吐槽的圣地呢?
第二个原因是用户群的特点。
这其实是知乎现在整体信息价值较高的最重要的原因,知乎的创始团队就是很有理想的一帮年轻人,真的配得上“Ambitious Team”这个称号(Teambition名字的来源)。当年他们在网络上一开始引入的问题都是颇有营养的问题,以创业、互联网、设计这类话题为主。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日后进到知乎的用户也逐渐养成了提出高级的、实用的问题的习惯。
前两天还看到一篇文章中总结的很好,说美国的互联网创业靠的是产品,中国靠得是运营。尽管我们团队在早期很注重产品,但也不否认这一点。毕竟在我们国家,技术人才实在是太多了,做出一个产品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但产品做完了以后谁来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要是都是来砸场子的水军,那用户体验设计得再好的产品也**被“人民”给毁掉。
所以,在中国,产品的概念不应该只是一个网站,而更应该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用户,成败在最后往往靠的是这些人。一个网站如果逐渐没有什么受众,到最后那肯定是要关掉的。
知乎也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走出了和微博完全不同的风格,其信息较微博更具实用性,和老百姓工作及生活更贴切,就这一点来评判,知乎的信息价值更大。
而微博所承载的信息更加大众普遍,普遍其价值还不是很高,但是并不能因为这一点去否认微博的力量,微博是现在百姓发表评论看法、分享信息最具人气的地方,微博可以说完全起到了互联网“让信息传递到更多人、覆盖到更广阔的世界”这一作用。
为什么中国最有价值的信息不在互联网中?
当然,越是信息爆炸的年代,有价值的信息越是难以被挖掘,无论这个信息藏在互联网中还是现实生活茫茫人海中。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在中国,身边最有价值的信息在哪里?
说句要被同行唾弃的话,在中国,如果是最有价值的话,目前,一定不是在互联网。因为在中国文化里面,没有全民公开分享的概念,而这个概念却恰巧又是互联网的灵魂。扎克伯格说Facebook要让世界上的人联系在一起,乐意去分享信息,但他口中的这个“世界”,没有中国。
不是因为中国人不愿意分享,中国人可以说是最乐意分享信息的民族。但中国人在分享有价值信息的时候是有一个很大的前提的,我得和你比较熟悉,有点感情因素在里面,讲得再露骨一点就是“关系好”,或者说“咱俩是兄弟”。这种感情可以有很多方式去建立,按照互联网行业的分法就是一个线上,一个线下。线上就是各种门户、再到web2.0的网站、新媒体,线下就是餐饮娱乐行业为主等传统行业。
舌尖上的中国这种文化,决定着在中国这**土壤上面人与人的关系的建立一定是以后者这种方式为多的。可以这样说一句,哪天中国的餐饮业倒了,中国就**出现Facebook了。
餐饮只是人们沟通的一种形式,这个行业能在中国长期发展除了中国人讲究吃,背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们更喜欢小众聚**、和熟悉的人聚在一起。
小众聚**的方式还有很多,像私人的**所、行业的线下聚**、高尔夫俱乐部,这种聚**里面所产生的信息价值要比网上几万条信息价值的总和还要高。
为什么这么说?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判断,当这些线下的信息一旦被散播在互联网上,直接**影响资本市场,导致股市动荡。还是拿雷士的例子来说:微博上的一万条笑话都不**影响雷士的股票。从信息影响力这一点来看,即使是之前提到的知乎也只不过是一个普通讲堂,而微博更像是一个不要门票的露天剧院。
在小众群体聚**当中,人们分享着可能**撼动整个行业的信息,这些信息的价值如果换成货币都是**让人瞠目结舌的。
大多数人都需要的“工作”信息在哪里?
#1 新概念:“工作”信息
小众群体之间传播的信息我们称作“小众信息”;它们和微博、人人、知乎等全开放(用户所讲的话有可能被所有人知道,全方位公开)站点中传递的“普通信息”之间,实际上,还有一个被大家所忽略的巨大信息群体,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工作”所涉及到的信息,我们称之为“工作”信息。
何为“工作”信息,正如开篇定义所提到的,与“工作”相关的信息就是“工作”信息。
这里的“工作”并不单指平时朝九晚五的上班,而是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而这件事情往往需要一个团队一起做。在开篇定义中有个例子就是“和几个伙伴出一张蓝光CD”,可能这件事情是在平时上班以后做,但是也算是一件比较正经的事情,所以这些也算在“工作”。这里的”工作“概念更是相对于娱乐而言,并不限发生的时间,更加广义一些。
“工作”信息和大多数人息息相关,平时我们一天中大部分的时间在和“工作”打交道,即使下了班,我们也**时不时想起白天“工作”的事情,在周末更是有很多人**在为自己的“工作”充电、或者在外认识更多行业的人、获取更多的资源。我们大部分时间接触到的仍旧是“工作“信息。因为这些信息更有价值,所以我们**更加喜欢接触它们。
和“普通信息”不一样,“工作”信息不仅仅在茶余饭后被讨论,他们更能是被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说得简单易懂便是:“工作”信息既可以“看”,又可以“谈”,还可以“用”。
说得正式一点就是:“工作”信息更能够促进我们的生产和社**价值创造,还能把我们自己带入小康社**。
#2 那我们平时都**去哪里找这些“工作”信息?
这些“工作”信息往往不**出现在全开放式网络上,因为它是有一定私密性的,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它.
举个实例,我要去写一个网站,所有的语言教程、搭简单的框架这类事情从google,github、bitbucket、koders这些地方可能都能够找到答案,但是一旦涉及网站内部的逻辑、接口、算法这种细节问题的时候,此时你**突然发现网络上的信息对你有直接帮助的很少,因为问题已经涉及到了具体的业务,这些内容太有针对性、私密性,不怎么**被放在一个全公开的地方。
还好,现实生活中,我们通常还能够请教自己的同事,同事**分析给你听他们以前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甚至告诉你一些秘技(而这些秘技又是同事们通过长期实践摸索出来的)。
平时工作的时候,如果一个团队关系紧密,共享此类信息是很正常的事情,也算是团队成员之间的小秘密,但通常情况下大家**很默契不**对外公开。
比如说我们团队在早期的时候,自己搭了一个网站,叫做圆蜡笔,是一个只对我们团队内部人开放的交互式网站,我们把大部分的UI设计问题和代码问题都**放在这个网站上讨论。我们基本上很少用邮件,我们搭的这个网站上面有针对某一个话题讨论的功能区,设计得有点像人人网,大家还可以共同回复。
圆蜡笔的很多信息有点像Evernote一样是按照每个人的标签、话题、工作任务(我们有时候**讨论任务,所以导入了一个任务管理系统)整理的,大家**看到对方的标签,比如说我在做一个手机icon,那么有一个同事的标签就是“icon@ios”,于是我就去看他平时讨论的问题了,于是我就发现了他的很多“秘技”。我们大部分人感觉更能习惯这种以任务、标签、话题分类的方式来储存我们的“工作”信息。
使用gmail的人可以用tag来标签,但是我们大多数人用的是公司专用邮箱,没有这项功能。大多数成员对email按照时间线来排列信息感到反感,因为很多人对时间不是很敏感(我是说什么事情在什么时候发生过大家记得不清楚,而不是说大家没有时间观念,老喜欢迟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讨论的问题相对**私密很多,而且也不**有不认识的人来打扰,感觉比较安全。
总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更需要的是“工作”信息,而这些有着相当价值的“工作”信息多数情况下,**在团队协作的时候通过内部通道来传递。
本节末尾,我大致总结了上面所提到的三层信息的种类、内容、特点、价值和获取源,以帮助读者更能理解文章中提到的信息分类,这很重要:
仔细观察上面的表格,发现越是普通的信息越是容易在互联网上找到,那是不是意味着在中国互联网就没有办法很好地去传递、创造后两种信息,尤其是大部分人需要的“工作”信息了?
还不能这么快下结论,你还记得我们之前比较了知乎和微博吗?发现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知乎的信息价值更大,这个信息点说明网站模式的差异是可以提升信息的价值的。
这几年知乎这类面向特定用户群的网站大量涌现:豆瓣上有着很多喜欢阅读的人,轻博点点上的朋友更喜欢分享一些平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照**,还有互联网创业社区42qu等等。此类网站内容价值较大,正如之前所述,很大的原因就是网站用户的群体特征。
在中国从信息量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再到用户量在中国占绝对数量的微博,再到人人网这种SNS网站,再到上面提到的特定用户网站。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当用户群体越来越特定、有针对性地聚集在一起时时,他们之间传递信息的价值越来越大。
我们用一个叫做“漏斗”的模型把上面这个发现抽象出来。这个模型网络世界和真实世界均适用。我们画了一个图来呈现这个模型。如果你能直接看懂这个图,请直接跳过下面几个关键信息,它们只是对这个模型图的文字描述。
中间有个漏斗,从上至下有五层,代表着不同类别信息的受众群体,最上层群体规模最大,代表大部分网民,最下层规模最小,代表着亲朋好友这个小圈子;
漏斗左面是每层社交群体之间传递信息的方式,最上层大部分网民尽管互相之间不一定认识,但他们互联网上冲浪,所起到的作用就是传递信息(分享、评论这些动作都是在无意间传递信息);最下层是身边的亲朋好友,他们之间最常见的传递信息的方式仍旧是通过现实生活。
漏斗中间层:团队,组织内部传递这个平台所传递的就是上一节所提到的“工作”信息。传递这些信息的互联网平台相对较少,甚至没有;
漏斗右面橙色背景的信息价值图有两个轴,纵轴是表示从大众群体到小众群体这几层不同的社交群体;横轴是他们之间所传递信息的价值。橙色虚线表示了越是小众群体之间,传递信息的质量就越高。
绿色横线是现实生活和虚拟网络世界的分界线,这条线出现在小众群体。
信息价值**在某个点开始暴增,这个暴增起点随着文化而异。在西方,可能暴增点在第二部分社交圈,因为老外比较乐意去分享;中国由于特定文化(对熟悉的人才更乐意分享有价值的信息)的存在,暴增点**相对靠后,出现在第三部分。
从漏斗顶端到低端,人们沟通的世界逐渐从虚拟转向现实,网络社交环境开放度越来越小。举个例子:在第一、二部分几乎所有人通过网络渠道就很容易看到这些信息,我们在文章开头就提到这是一种全开放模式社交环境,而在第四部分的小众群体**用的互联网工具很可能是**群、MSN群、Skype群这种封闭式网络社交环境,甚至开始使用内部局域网(如只对公司内部开放的OA办公系统)。
而“工作”信息作为大多数人需要的信息,传递它所可能用到的互联网社交环境或者模式,根据这个模型推断将**是介于全开放式和封闭式之间–半封闭半开放式。
这种社交环境**是什么样子的?
**不**在未来出现这种样子的互联网社交环境?
它**不**帮助“工作”信息的传递?
先看它**是什么样子?我们把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社交环境进行一个折中,就很容易想象得出半封闭式是个什么样的环境了:
在互联网中间,每个团队(或者说组织)都是有自己的一个虚拟空间,团队的人相互都是认识然后是长期协作的、成员流动性小。虚拟空间中用户的身份和现实生活的身份几乎是对应一致的。在这个虚拟空间中大家可以分享和自己团队有着密切关系的“工作”信息,外面看不到里面在讲些什么。但同时团队成员可以向外发布公开信息,称作“新闻”。这些新闻是全公开的,如果个人关注某一个团队,那么这个团队的新闻就能够被你看见,甚至你还可以针对这个“新闻”进行讨论,从而与该团队进行了接触。
在这个模式中最关键的特点是什么?我总结出一些:
#1 鼓励用户实名制,使得线上的关系和线下的关系尽量保持一致;
#2 以”团队”为单位划分区域,区域是封闭的,但是设有公开的新闻中心,信息流没有完全被阻断;
#3 把“是否公开信息”这件事情让“团队”自己去决定。
从“漏斗“模型推断出来的这个新型互联网社交环境,适不适合中国人,最重要就是看这个环境能不能像微博一样迎合中国人的某一个特质,某种文化。
从中国的文化及人的性格特征来讲:
#1 线上线下关系的一致能让人们感觉自己虽然身处互联网虚拟世界,但由于周围都是认识的而且熟悉的人,所以更有安全感,不是一个陌生的环境,于是分享的信息价值**增大;
#2 团队”切割构建的是虚拟**所,人们喜欢在私密场合分享高质量信息。
#3 信息发布权利留给“团队”用户,尊重团队内部文化与精神。这个更符合人性,每个人都有权利去支配自己的信息是否被公开,对每个团队而言也是一样的。
从上述分析来看,我们预测半封闭式的互联网社交环境可能是下一个中国互联网应当努力去发展的一个分支方向,它的使用总人数可能不**像微博那么多,但是按这种社交环境增长的站点里面所涵盖的信息价值**非常高,而且这种环境由于迎合中国人特殊的分享习惯,所以**更加引导用户去创造价值。微博如果说传递了更多信息,那这种半封闭式模式**传递更有价值的信息。
一些团队实际上现在已经开始在开发类似形式的平台,国外最著名的Yammer尽管更偏向封闭式协作平台,但是它也可以让用户建立外部网络(External Network)去分享信息,前阵子以12亿美金被微软给收购,这说明市场的认可程度还是有的。Teambition团队在未来也可能**推出类似这种模式的平台为团队提供服务。
我们也期待在中国能够出现基于这样一个新的模式而打造的平台来让用户在分享信息的同时也能得到更有质量、更有营养的信息,让互联网真正地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以及人们的工作效率。
写在最后的话
我们应该庆幸我们的民族是一个乐于有责任地去分享的民族。为什么是有责任的?和西方人在网络中非常open的性格不同,我们的分享流程是先找到我的朋友再去无私地分享,而不**拿个大喇叭在马路上随便讲话。
这不是闭塞、也不是不民主,而是我们的文化决定我们比西方更加负责任。对朋友、对亲人、对兄弟,我们有时候无私的“奉献精神”,是互联网非常发达的西方国家中,以利益为导向、抛弃人情的所谓“合作精神”所不能比的。
把互联网引入中国,要选对模式,更应该把我们的文化注入进去,不去说改变别的国家的文化,但至少我们得让我们自己国家的网民从互联网中收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