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7-30 10:20:02 人气: 24 评论: 0
本文作者主要是分享一些思考:关于交互设计是否有表现化流程可循;交互设计在AI时代的可替代性;交互设计学院派方法论在国内互联网环境下的使用误区。
前一阵鲁班的新闻在朋友圈**屏时,一个显然工作不饱和的前端朋友找我闲聊,言谈之间彼此都感受到了深深的危机感。
如果说每秒出图8000张只是计算性能的提升,出图质量和学习能力的进步则是实打实地让人感到可怕的地方。在人们以为鲁班只能撸banner时,它已经在更多的领域施展拳脚。
如果鲁班的输出质量和应变能力稳定下来,至少对品牌塑造和设计感要求不高的中小卖家而言,初级电商美工这个岗位的危机不是开玩笑的。
同事说,恐怕代码迟早也有这么一天,所以他下班已经开始学机器学习了。
这让我想起经常被问起的一个问题:交互设计有没有标准化的流程?
答案很简单,如果真的有,那就等着这个岗位也迅速地被AI取代吧。
试想下,产品经理噼里啪啦输入需求,然后AI自动完成需求分解和流程设计,再对流程上每个节点搜索市面上所有App的对应界面,生成一套至少不犯大错的交互甚至视觉稿,再自动完成标注和切图交付开发,而出稿的质量还**通过自我学习不断进步……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 iOS 和 Android 的设计语言和交互规范已经充分沉淀的今天,看看各个App的设置页,你觉得只要算法大神们稍微关注一下这个领域,根据需求生成类似的界面不是很简单的事情么?
想一下,是不是下岗近在眼前?
我连名字都想好了,既然撸banner的叫鲁班,撸交互稿的就叫鹿角吧?
交互设计到底有没有标准化的流程?认真地回答的话,我的看法是:方法是有的,整体节奏也是有的,但流水线化的流程是没有的。
整体节奏而言,前期的目标沟通、资源排期确认、用户场景分析、需求拆解,具体交互设计过程中的信息结构与流程设计、交互文档产出(有需要的还要加上原型测试)、走查,落地后灰度验证和数据复**,是交互设计万变不离其宗的大脉络。关于这点后面**有其他文章展开去讲。
△ 交互设计的常规阶段划分
至于方法论,在被奉为经典的入门书籍上,Persona、故事板、亲和图、卡**分类、用户体验地图……等设计方法,无论是从业者还是爱好者,在入门之初就已经耳熟能详了。有明确方法论的设计过程,容易通过输出物营造出一种专业感,看过的一些简历和作品集里,基本都有提及这些设计方法并附上照**。
这里想说的是,如果这种做法的初衷仅仅只是展示自己在亲历项目过程中的真实瞬间,显然无可厚非。
但越来越普遍的一个现象是,在简历和作品集里通过反复提及这些方法论并附上照**以体现过程的专业性,而列出的方法论、PO出的照**却和自己在项目中的具体贡献没有太大关联。
这就给许多入门中或者刚刚入门的朋友造成了一个误导,仿佛这些方法的并集和串联就是一个高大全的交互设计流程。
在国内互联网环境里摸爬滚打有一段时间的交互设计师可以试问自己下面这几个问题:
一连串问题,绝不代表我有意挑战学院派方法的价值。
学院派**方法和直接而快速的逻辑推演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设计思考过程。其中,学院派方法相当于一套标准化的刀具,有菜刀、水果刀、剪刀。
在解决特定瓶颈的时候使用针对性的武器,可以切实地体**到对说服力带来的加成。但前提就是武器选对了,而不是误以为全套家伙都用上,就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地作为一个「标准流程」套用。
比如,用户调研阶段,是精心准备问卷和量表,保证回收样本量达到具有统计意义的量级,回收后录入并进行数据分析,还是邀约少量典型用户进行深度定性访后做出快速决策,在上线后让真实用户用数据去验证并引导后续迭代?实际上**根据聚集问题的类型和项目所处阶段大有不同,强求用研同学采用成本高、规模大的调研手段并不意味着效果一定好。
再比如,对与具体场景有关的用户接触点梳理或是视觉设计中的品牌关键词分析——比如听歌识曲、工程师验收现场后上传照**到现场图库(见下图)等等,故事板是一大利器。而不分场合地在没有场景特殊性的流程里套用,则几乎等同于浪费时间。
现场图库上传流程的故事板(由于涉及到现场和后方双场景协同,故事板能较好地发挥价值)
另外想提一句亲和图和卡**分类法,这类方法本身是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的信息归纳手段,使用频率高很正常。我只是诧异于我看的一些作品集中,只要见到亲和图法的字眼,必有一张「便利贴大合影」——出镜率之高让我怀疑是否真的有亲和图法一定等同于使用便利贴的说法。我承认在时间充裕的前提下,一个阳光很好的午后,产品、设计、开发一起拿着纸笔站在白板上贴便利贴是一副很美好的画面,放在作品集或者汇报PPT里,确实是需求经过项目组成员有效论证的一个底气十足的证明。而如果项目处于争分夺秒的阶段呢,实际上只需一台笔记本,一个投影,**议室里再多人的意见也可以快速在一个Sketch、一张脑图甚至一个表格里进行归纳、增删和修改,并在讨论后快速整理、形成结论和共识,实操起来比便利贴的效率高不少。
总之,全**套用标准流程做出来的设计到底对不对我不敢说,但很有可能影响团队协作效率,甚至过于刻板地依赖于方法论导致被某些“假结论”误导。
比起这些设计过程中方法的小抉择,更常听到的故事是:纵使设计师用一百种方法形成了交互和视觉都满意的方案,附送自认说服力满分的推导过程,而仅仅因为某个甲方、决策方的一句话,这些论证分析过程的说服力可以瞬间归零。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为用户体验把守最后一关的人,如何甄别哪些改动点不能妥协、哪些可以?
这恐怕是所有学院派方法都无法告诉我们答案的。
而这才是商业设计,或者说,这才是生活。
借一个狼厂设计师前一阵的朋友圈:你不能欺骗你自己这是一个高大上的工作。
并不是我们不认同产品设计的价值。相反,每个或挫或俊的亲儿子历经千难万险上线时我相信每个设计师心里都是自豪的。
只是相比追求美感的视觉设计,在我个人的看法里,产品或者交互设计其实是个工兵型的角色——看球的朋友可以理解成后腰。
了解各种技术或者资源限制,听取内部、外部各路老板的意见,和外部合作方达成一致,想清各种异常流和分支状态……踩各种坑、撕各种逼。在这种条件下利用自己的专业性给出最优解,最后交付一个靠谱、可执行的交互文档给视觉和开发,上线后还要根据数据和调研继续迭代方案,这个过程并不是理想中有一个标准流程的线性过程,而是复杂的螺旋上升过程。
所以,做产品设计一定要nice「耐撕」,做的越久感触越深。
这条路并不好走,好在我们都在坚持。
正因为这些令人焦头烂额的困难存在,因为我们并不觉得这是个可以轻易被AI征服的领域。
如青云所说,与机器相比,设计师的长板在于:对于美好生活都无比向往,始终希望用设计去改变世界。未来的十年是设计的十年,是你们的十年。
共勉!
作者:Qinsman,交互设计师@杭州。博客:qinsman.com。公众号:西市馒头铺子
本文由 @Qinsman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