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7-30 11:39:46 人气: 9 评论: 0
本篇文章源于昨天和36氪一名记者老师的访谈,也是我一直以来在思考,却没敢写出来的话题,今天正好借这个机**简单聊两句~
这是一篇字面意义上注定**引起焦虑的文章,敏感者勿进~
刨除掉那些转型成功的创业者,当年因“产品经理”这个岗位火爆而入坑的第一批产品人,现如今通常都处在一个职业生涯上的关键时刻。他们大多有十年左右的产品经验,乘着互联网风口获得了不菲的收入,也**因互联网行业的极速变化而频繁调整自己的定位和方向。但除了极少数人凭天时(早期进入+资本助推)、地利(一线城市资源)、人和(人脉+人口红利+个人能力加成),要么背靠大厂身居高位,要么在独角兽操**千万用户产品,大多数还处于“挣扎期”,迷茫和焦虑是他们的关键词,很多人仍旧在一线执行岗,每天重复着沟通各种靠谱/不靠谱的需求,执行着注定无果的工作任务;好一点的混到小公司中层,也是苦于无人带领、看不到上升机**而晃晃度日。前一阵的裁员潮,进一步让我开始重新思考这个问题:十年的产品人,何去何从?
我是2011年开始真正接触产品经理这个岗位的,工作到现在有8年了,因为读了3年研,我的同龄人大多有十多年经验。可能有幸存者偏差因素在里面,一直觉得自己和他们没法比,也为自己没负责过大流量产品,没深耕到某个行业而焦虑。不过在36氪的这2年,以及通过这个公众号的持续思考,让我慢慢能够得出一个结论:产品人的出路,不应该那么窄。
产品经理这个岗位发展至今,被中国互联网大环境改变了很多,也是相对更新换代速度最快的。有个现象不知大家发现没有,一般新名词的出现,第一波匹配到的岗位就是产品经理。
比如增长对应增长产品经理、O2O对应O2O产品经理、小程序对应小程序产品经理,这样的结果,好处是能让产品经理迅速接触到最前沿的趋势,但也**导致产品经理的浮躁和认知不足。再加上因为发展太快,很多中小企业对产品经理职责分工并不明确,经常出现一人身兼多职的现象,无法抽出时间专心思考、认真打磨。
上述情况,站在个人职业发展角度,从长远上看都是不利的,也**很快遇到瓶颈。
回过头来思考,为什么**发生这个现象呢?是什么导致了产品人发展的瓶颈?
我的初步结论是:缺乏权利!产品人随时都在拼命追赶,却很少能自己选择方向;产品人随时都在迭代上线,却无法决定何时放弃。
百度百科上定义的产品经理,是每个产品的牵头人,对某个产品在集团内的盈亏负责,因此也就有权确定开发何种产品,选择何种业务模式、商业模式等。这里的“权利”,并不是指对人的行政管理权,而是对产品定义和发展规划的决策权,这个权利,**上比任何行政权都要大,往大了说,它能直接决定一家企业的存亡,这也是为什么王诗沐在即刻的线上问答中说:产品经理的未来是做到CEO。
当然,创业是个99.99%死亡概率的事儿,也不是所有产品经理都有机**像今日头条的陈林一样被提拔为CEO,但我仍旧认为产品人需要持续追求这个“权利”,它决定了你的产品之路能否继续走下去。
具体怎么获得呢?我得出了几个思路:
这个资源,可以是人,是钱,是领导支持,一定程度上拥有资源就拥有决策权,因为他们可以供你自由使用,但相应的你肯定要承担一定的指标,也就是KPI。而争取的方法,最直接的就是靠你的产品方案,靠你的线上成果,正所谓产品经理是要靠实力、靠产品说话就在此。因此永远不要放弃自己做产品的基本功,这是第一要务。
并不是所有公司的价值都是通过“互联网产品”体现出来的,这种情况下产品经理就算做出再出色的方案,从结果上讲也不**对公司业务起到太大影响,比较典型的就是很多企业的后台系统、效率工具产品,这些产品是依赖于业务人员的驱动才能发挥价值,那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更多接触业务,甚至成为业务专家,并站在业务角度提出整体的解决方案,靠这个来争取到话语权。
比如很多SaaS公司的产品经理,是可以靠申请成为售前顾问来接触客户,从而决定产品方案的。而在业务上的深入,取决于是否能长期**到某个垂直领域,所以“深耕”是产品经理的第二要务。
如果以上2点都很难操作,产品方案推行无果,业务方不允许你的干涉,还有个终极方案:如果没人给你这个权利,那就自己给自己“授权”,先尝试做出一点成绩,再拿着成果去要更多权利。
比如我在做知识付费,希望对课程方案和推广方案做出调整,但无论是课程组还是运营组都不同意,那就先自己做一门课,拿着自己的推广方案在朋友圈里去试,有了效果再拿数据说服团队。其实可以理解成是“自建资源池的一种微小创业”,构建MVP来快速验证,这也是一种做产品的方法,而且个人控制权更高。目前我在做的这个公众号和在运营的付费社区就是这个逻辑,因为受众人群极度重合,和大家的沟通和交流,本质上也**对我在36氪做产品有很大帮助。
最后想和大家说的,就算按我上述3个思路走,也不敢保证你的产品之路就**越走越好,只能说我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思路。其实产品经理本不是个岗位,更多是一种思维方式,拿着产品思维去处理任何事务都是可以的。
建议大家更注重产品之路的“宽”,不要给自己设限,一定是大流量或一定要去BAT。关键是不要放弃信念和持续进步,每个人都能走出属于自己的产品之路,加油!
希望这篇文章不要“丧”到你,我说的也可能是错的,期待你的回复与我分享你的看法~
申悦,微信公众号:互联网悦读笔记(ID:pmboxs),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36氪产品总监,起点学院优秀导师。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