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03 09:30:36 人气: 11 评论: 0
判断知识的唯一方式是知识本身,而不是别人的判断。
最近在听《薛兆丰的经济学课》,很有趣。
里面有一个例子,即欧洲国家有一条法令:周六日不准营业。(我去查了一下,发现法国和德国都有相关法令。)
这就有些违背常识了,按照一般的理解,这应该**减少收入吧。甚至有些人**觉得,果然欧洲国家的人权待遇比较好。
其实不然。
这条法令背后的经济学意义在于:周六日营业,虽然**增加两天的客流量,但也**增加两天的营业成本。而周六日不营业,居民就**在周五时提前囤货。这样一来,周六日的营业收入被转移到了周五,而营业成本被节约了。
当然,这中间的换算也许不是等值,但通过数学模型计算,至少可以得出,周六日营业并不一定**比不营业获得理想的利润。
上述所讲,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经济学知识,它只是比常识更深的一步的“深识”。但“深识”并不意味着没有用。
我们绝大多数人,不要说“深识”了,就连通识都没掌握好。我到现在都记不住元素周期表前二十位,也不知道蛋白质是由什么合成的。
我相信许多文科出身的人都和我一样。对我们这群人来说,物理化学好像天书,一旦涉及到缩略词,就只能两眼望天,不知其所云了。
所以如果有一门介绍化学、并且不那么高深、又很有趣的课程,能够每天用十几分钟的时间,告诉我平时生活中的日常现象的化学解释,我大概**很有兴趣去尝试。
《得到》做的就是这样一件事,他们试图去做的就是把“居庙堂之高”的专业知识和“处江湖之远”的杂学知识用通俗化的方式去表达,以一种普通人能接受的方式去传播。
现在很多分析文章,要么从碎**化出发,质疑它的教学效果;要么从它的经营数据来看,质疑它的成长空间;更甚者,说罗振宇在贩卖焦虑,他的受众群体都是二三线的小镇青年。
把我给气的,你说我一个传播学出身,从事运营和产品,并且在大杭州工作的人,上述的点我怎么一点都没感受到呢?我就想安安稳稳地在空闲时间听点感兴趣的,你非得攻击我的行为属性、抨击我的行为选择,质疑我的行为效果,干嘛呢??
所以,我必须做一个喷子了,毕竟要捍卫自己的选择自由嘛。但作为新时代的喷子,当然要表现得理性一点,用逻辑来说服别人。
所以下面我主要就得到饱受诟病的三个点说说我的观点:内容碎**化;成长模式单一化;受众群体小镇化。
所谓碎**化,从通俗意义上讲,就是你的小额空闲时间。
这什么意思呢?
举个例子:对学生来讲,课间十分钟就是小额空闲时间;对上班族而言,上下班通勤就是空闲时间。
小额往往是个相对概念,主要是为了区分大额空闲时间,比如:下班以后的时间、周六日的时间和法定节假日的时间。
在过去,小额空闲时间往往用来和同学、同事插科打诨,或者直接挥霍过去,发呆or小憩一**儿。从致用主义的角度而言,这部分时间是被浪费掉的,因为它并没有创造出实际的价值来。但是有了手机以后,小额空闲时间突然“变废为宝”,成了各大广告商、推销者蜂拥而来的淘金地。
所以渐渐地,大家的这部分时间就被互联网内容所填充。而由于小额时间的“容量”很小,所以很多内容大多短小精悍、难以形成体系化。
对此,就有一部分人提出质疑,认为这样的内容**逐渐带坏读者,让他们的脑子思考不了更深的东西。而其中,《得到》由于打着传播知识的旗号,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碎**化的罪魁元首。
这也难怪,今日头条上很多文章虽然粗制滥造,但人家没说要教导大众,提高他们的知识素养啊。
这种事情,当然是谁出头谁被gun了。但是,在智能手机还没有普及的时代,所谓的碎**化时间压根就不存在,现在有了能够更好地打发时间的东西,但更多的指责声音却一下子冒了出来。
既然这样,不如退回没有手机的时代,让所谓的碎**化影响不复存在。恐怕又没有多少人乐意了。
其实,从传播经济学的角度讲,碎**化其实是一种闲置资源的再利用,它把那些琐碎的细微时间从罅隙中捞出来,赋予它新的意义,应该是一种进步才对。至于因为碎**化内容看多了而导致思维的浅薄化,仔细想想,插科打诨好像更浅薄化吧。
何况,我们应该承认一个事实:大多数人在空闲情况时都只想做一条咸鱼。不是每个人都是工作狂,上厕所的时候都**干货公众号。游戏是人的天性,而放松也是一种自我调节。那些批评碎**化的人,是混淆了小额空闲时间和大额空闲时间的区别。
试想,我们都是成年人,基本的思维框架已经形成,如果说碎**化能够影响我们思维的话,那有相当的原因是自身的价值观与碎**化趋同。因此,碎**化只是个稻草人,真要探究起来,很难站得住脚。
如果抱着这样的想法来看《得到》,**发现这家伙简直就是反人类啊。原本小额空闲时间是用来放松的,但《得到》提倡的却是学习。这简直就是在高举社**主义伟大旗帜,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学风。
虽然得到的课程每天只有几十分钟,但容量小并不代表信息密度弱,更不代表它让听课的人只流于知识的表面,而不探究它背后的奥义。
罗振宇曾经讲过,《得到》提倡的是终身学习的态度,这也是我崇敬的查理.芒格的观点。
对很多人而言,《得到》只是一个引子,一个领路人,而并不是说它要囊括知识的全部。没有人敢这么狂妄。
当然,像梁宁的课,曾鸣的课,薛兆丰的课,真的让人受益匪浅。这是一个自来水(我)的亲身感受,是远比任何一个批驳都来得深的切身体验。
这就涉及到运营策略了。
微信公众号“增长官”在11月7号的时候发表了一篇关于《得到》的增长模型分析,里面提到从2016年12月至今,得到APP的用户数从351万增长到2000万,但日活用户只从27万增长到73万。
这个数据说明啥呢?
说明爱学习的人真的不多。这两年,得益于媒体和知识付费的火爆,再加上罗振宇本身就是明星式的媒体人,自带流量。这三者的叠加导致《得到》获得的关注度很高。但《得到》有个很高的门槛:几乎每门课都在199元。如果对比一下其他付费平台的付费门槛,那真是算得上残酷了。
所以一个研究《得到》的“专家”,如果他本身对这个产品抱有偏见的话,他**认定这199元是一个沉默成本,自然不愿意付出。这就导致了很多研究建立在二手信息上,或者只是从数据层面去看待《得到》。
所以当《得到》的DNU和DAU差别过大时,大家就**想这款产品是不是快不行了,它真的能存活下去吗?
当质疑声一起,大家**觉得,《得到》的模式很单一,卖专栏几乎是它的唯一支柱。相比于喜马拉雅、知乎这些知识平台,《得到》的前景似乎并不明朗。但一个高明的股票投资者知道,长期持有一家高价值公司的股票,其收益往往要比抛投那些短期收益大的公司来得多。
而风投判断一家公司有没有潜力的时候,不是看它现在的财报,而是看它的商业模式,看它的护城河和壁垒。而《得到》的壁垒很深。
我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在电商届,淘宝和京东几乎是两家独大,但我却很喜欢用京东。原因很简单,它的正品率和送达速率都比淘宝快,而我又是一个有明确购买目标的人,京东更容易满足我的购买决策(低时间成本)。
在拼多多崛起的时候,大家的讨论是它能不能对淘宝造成冲击,而不是讨论它能不能对京东造成冲击,原因在于淘宝和拼多多的用户重合度更大,而京东不是。
淘宝的护城河在于它的体量,而京东的护城河在于它的质量(至少对我而言)和物流体系。实话讲,后者是更高的(如果不算上阿里一手遮天的 to B)。
《得到》就很像是知识付费届的京东,而喜马拉雅、知乎则更像淘宝。前者乍一看没什么前途,但后劲很足。看看京东模仿的对象亚马逊,万亿市值已说明了这种模式的可行性。
所以别看《得到》现在的日活低,这是用户结构的限制。它要真达到抖音破亿的日活,那人类早上天了。
100个人里能找到10个爱学习的就不错了,就这方面而言,我们都是好孩子。
这一点我真的不想吐槽了,因为从信息的角度而言,全部都是评价信息,而没有一点属于事实信息。
即使到了现在,我都没看到过《得到》的用户地域分布表,更不要说一些专家们是怎么得出小镇青年的结论的。
远的不说,单说我认识的听《得到》的朋友,本身是顶级外企的高管,咋也跟小镇青年扯不上关系。另外,这位朋友真的一点焦虑也没有,有车有房,生活富足,听《得到》只是单纯因为有些知识确实有所洞见。
毕竟,大咖真的不少。
从这个角度讲,小镇青年真的有些无稽之谈。毕竟从教育水平和接受能力来说,这类群体都不**对《得到》感冒。
另外,焦虑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每一代人都很焦虑,倘若有谁试图为这种焦虑提供一些方法,就**被喷贩卖焦虑。
还让不让人做生意了嘛!
人罗胖也说了,自己就是个商人,又没说自己是许知远那样的知识分子。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判断知识的唯一方式是知识本身,而不是别人的judge。
善宝橘,微信公众号:善宝橘,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一个崇尚终身学习的互联网斜杠青年,擅长学界**与业界实践结合,专注新媒体、游戏领域的运营策划。当然,偶尔**写点互联网时事评论。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网络